日常 | 读《静谧之心》

2022-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林青澜

【日更第1351天】

静静地

读一会书

放空

什么都不用去想

只是去阅读它,发出声音,我仿佛就得到了某种启示:

寂静中泛着活力与喧嚣,并不完全对立。

那天,早晨寂静如同香水般从窗外飘进来,还带给我一种纯粹的领悟和感受,抬眼向窗外看去,万物之间的距离仿佛都消失了,随着晨曦睁大双眼,我感觉所有的事物都不同了。

冥想是内心宁静时的运动,它的运行方式就是让头脑宁静,思想波动可能并没有导致真正的行动,却让人心神不宁,而这份宁静既不是思想的产物,也不是思绪纷乱结束时显现的状态。

只有大脑本身平静下来,思想才可能宁静长久以来,大脑细胞已经习惯按照固有的模式对外物反应,推断,申辩和断言——若要它平静,唯有认清事实真相才行,所以只有放弃观察者的身份,放弃以自我为中心,放弃自我体验,只有在这种宁静状态下开始的行动,才可能不致混乱,那时的行动才是认识现状,只有在这种终止了所有评价和道德观的寂静之中,才可能认清事实真相。

思维赋予了我们幸福和悲伤两种选择,但幸福却成了我们唯一想要的,而当你觉得想要一直沉浸在幸福之中时——那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你在怀念从前,被自己称作享受或者开心的日子。

因为留恋过去,昨天,或很多天以前的生活,于是你说:你想一直活在曾有的幸福里。

其实你是想把逝去的昨日变成眼前的现实,因为害怕它明天离你而去,你想让幸福持续存在,但可惜的是,这种幸福更止于昨日的灰烬,并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任何事物都无法在灰烬中重生,想法就如同昨日的灰烬,所以如果将过去的某件事看做了幸福,那么幸福也就成了追随那个曾有的记忆。(而此时,生命也停滞在当时的状态中,忽略当下正在发生的幸福。)

生活中,除了享受痛苦,幸福和悲伤以外,还有其他什么吗?是否有人们还未曾想到的极乐和狂喜呢?

思想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也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所以在探究这个问题时,思想必须自我放弃,从而放弃的规则也随之而来,称为朴素之美。

朴素既不苛刻,也不残酷,苛刻的苦乐与享受和纵欲对立,是思想的产物。

思想清楚的看到自身的危险性,于是主动放弃了自我,通过这样深刻的自我放逐整个思想结构,趋于平静,这就是一种纯粹专注的状态。

这种状态无法用语言描述,语言所描述的从来都不是真实。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