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法和工具:竞品分析
【2015/4/6 NEXTDAY】设计方法和工具:竞品分析
1、越来越觉得“设计方法和工具”这个主题非常的难写了,主要是方法和工具大家用的非常多,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应用标准。很难成文,也很难保证每天产出一篇文章,可能需要2到3天的时间去参透一个设计方法和工具,来保证文章质量,所以本文会陆续在后期进行补充和修正(感谢@Yumei_wang提供该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基本问题和答案架构整理),也希望有朋友共同探讨和指正。
2、还是那句话“方法和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何时何处使用相关工具?怎么使用?这些请视个人角色及项目情况而定。
一定要想清楚做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再去选择工具和运用工具和方法
3、本文采用同样采用问答的方式呈现,答案总结来自知乎、行业大神文章等内容。
Q:What:什么竞品?
A:同质产品→用同样产品满足功能解决同样的用户需求。→重点分析产品功能的优劣
替代品→用不同的产品功能解决同样的用户需求→功能分析且“用户需求”
“竞品分析”这一方法,来自于人类学中的一种“比较研究法”。而比较研究法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又称类比分析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引用自《设计公式:简单有效的竞品分析》)
Q:Why: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
A:通过竞品分析获得的信息数据,为本公司的业务作参考。
Q:Wen:什么时间做竞品分析?
A:时刻关注,定期总结!
Q:Where:从哪些途径获得竞品信息?
A:1、内部市场、运营部门、管理层等收集信息
2、艾瑞咨询、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Alexa
3、竞争对手网站、交流互动平台、产品历史更新版本、促销活动、最新调整、招聘信息等
4、竞争对手的季度/年度财报
5、行业媒体平台新闻、论坛、qq群等
6、调查核心用户、活跃用户、普通用户不同需求弥补和代替的产品
7、使用对方的产品、客服咨询、技术问答等
8、搜索国外同行业的官网及行业信息订阅(国外产品市场竞争可能不大、但盈利模式和功能定义、用户群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市场趋势导向性)
Q:What:分析什么信息?
A:公司层面→公司市场、产品运营、技术团队规模及核心目标、运营盈利模式、市场占有率等
用户层面→用户群体覆盖面,用户体验分析,固定周期的注册用户量,有效转化率等
产品层面→产品功能细分及对比、稳定性、易用性、产品线投入情况、主要盈利产品产品线路图以及战略方向等
Q:HOW:怎么分析?
A:1、SWOT分析法
2、客户满意度模型(kano模型):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
3、波士顿矩阵:问题型产品、明星型产品、现金牛型产品、瘦狗型业务
4、信息对比:产品基本信息、公司背景、用户定位、用户需求、产品详情、产品功能
—————————我是神奇的分割线 —————————
补充:分析产品之前先分析用户
用户需求:A、使用场景;B、用户特征;C、用户需求(不同阶段)
产品分析:功能、结构、系统、商业模式
—————————我是神奇的分割线 —————————
提升阅读:
订阅文章推送,请微信关注公共订阅号:chuangshe_spaceNEXTDAY 是一个自我驱动的学习栏目,坚持每天整理和分享一个产品or设计类知识概念。
欢迎大家留言推荐知识点,也欢迎加入到“NEXTDAY”项目中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汤先森http://tangjin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