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成熟度曲线看风口与趋势
本文回应上周问题:风口和趋势是一回事么?如何找到上升的体?(原文请右转《点线面体,再塑人生观》)
写在前面:欢迎浏览,留言切磋。大咖可绕过;若不吝赐教,感激涕零。
在想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我请教了我家大宝。他深居学院,对机器学习领域有深入研究。我问如何判断趋势?他说,看大公司的投入,而且是长期投入。像那些持续5年以上的研究投入,如人工智能之类,一定是一个趋势。
的确,瞄准大公司是一个判断方法。因为巨头公司要么自造潮流,要么吞并小公司引领潮流。如果几个大公司都在搞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必有研发投产的意义,一定是个趋势。
大宝的回答启发我另一个看趋势的角度 —— Gartner 的技术成熟度曲线。Gartner 是一家权威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分析公司,每年发布技术成熟度曲线,分析目前热门技术的发展阶段,以及技术发展趋势。
1. 先来看看技术成熟度模型。(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
技术成熟度曲线技术成熟度有5个阶段:科技诞生的触动期 (Technology Trigger)、过高期望的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泡沫化的底谷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稳步爬升的光明期 (Slope of Enlightenment)、实质生产的高峰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
技术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夭折,除了这5个阶段,技术也有衰落和死亡的阶段,那就是后话了。
再来看2017年7月,Gartner公司发布了年度技术成熟度曲线(下图标注的中文翻译与百度百科有出入,大意相同)。
新技术发展成熟度注:触发期(Technology Trigger)、期望膨胀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幻灭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复苏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成熟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图例标注的成熟时间代表“距离成熟期还需要的时间”。
从上图可以看到 Gartner 公司对一些信息技术的成熟度判断,以及成熟期预测。
那么回归本篇主题,风口和趋势是什么关系?
风口是热点,可以理解为大家都追捧,都想上车的明星技术。它对应的是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期望膨胀期。
所以,风口是一个时点,是趋势的一个阶段。风口是相对短暂的,趋势是有生命周期的,相对漫长的。
以上是以 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为参照,看技术风口与趋势。
2. 接着,如何找到上升的体?
较为稳妥的上升“体”是研发或使用处于幻灭期和复苏初期技术的体。这样的体一般会随着技术的成熟、大量投产,稳健发展一段时间。如果你想在一个领域长耕,并且你的抗风险能力较强,可以在技术触发期进入,随着技术的发展跌宕起伏。
3. 另外,要注意技术与技术应用的差别。
技术应用是建立在技术研发之上的。(我一直不敢称自己是技术研发,顶多就是开发,也就是技术应用)。例如,互联网金融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移动支付,大数据分析等等技术之上。而这些底层技术可以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O2O,电商。
技术应用的生命周期短于技术,如社交软件有QQ、微信、米聊等等。即时通讯的技术一直在,但是社交软件此起彼伏。
再想,比技术生命周期更长的是什么呢?是基础科学。技术研发是建立在基础科学之上的,说到底就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越是基础的学科,更新迭代地越慢。但是一旦有发现,就会给生活带来巨大改变,能量比技术要大。不过产生效果也更漫长,从学术成果到工业落地要经过十年,几十年的努力。
总的来看,越是基础的研发,生命周期越长,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更深远。
除了技术趋势,还有经济趋势、全球化趋势等等。想活得明白、有远见真不是容易事。但是在技术驱动的时代,能看清科技发展,也可以给我们普通人很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