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可以不用“读”那么多书

2023-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经纬成长说

这两年,有句话很火,读书破万“卷”,掀起了一股求知的热潮。

结果是,收藏夹里攒了一堆课,书架上叠了一堆书,就是没时间学。

只好自我调侃,买了就是读了,收藏了就是学会了。

新书到手第一天,翻开读了前几页,一个月后翻开,还在前几页,因为之前读过的又忘了,只好再从头开始读。

好不容易读完,合上书。下次再看到的时候,特别眼熟:这本书我曾读过的。

做了一堆思维导图,却依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懂得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

更焦虑了。

怎么突破?

其实,你可以不用“读”那么多书。

什么意思?

先从读书的6大误区说起吧。

误区一:把书神圣化

听一场分享,就是认识了一个老师。等后面需要这个知识点,就能马上想起来这位老师讲过,再去翻看查找也很方便。

书中的目录框架,也能帮你更系统化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体系。

读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带着对作者写得不一定那么好的包容之心,去带走他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才能让自己受益最大。

有些人只盯着作者写得不好的地方挑刺,那就是专挑糟粕读,既花了时间读,又没带走精华。

对书籍祛魅之后,接下来,就进入了读书的第二个误区。

误区二:想在书中找答案

你为什么会翻开一本书?

可能确实有部分人,读书就是消遣,没有目的,读完也不一定要留下什么。

但是非虚构类的书,通常还是因为你遇到一个问题,才会来看这本书。

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带着一个强烈的目的,读完会很迫切地想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可能他今天遇到了一个管理问题,就连忙到处“摇人”问:“万能的朋友圈,有没有讲管理的好书推荐?”

然后在一众推荐下,满怀期待地翻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结果,看了大半本,也没有找到解决方案。

就开始说,不行啊,这些学者,天天搞学术,讲的都是空中楼阁,一点也不落地。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不懂管理嘛,根本解决不了我的问题。

这就陷入读书的第二个误区:想在书中找答案。

很遗憾,你是不可能从书里找到答案的。

哪怕是有标准答案的高考数学题,你从一年级翻到高三的课本,也不可能找到答案。

因为,题目中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更何况人生,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读书的目的,不是带走答案,而是让自己成为那个解题思路。

你是为了带走老师的知识完备性,获得老师的思考能力,而不是请老师帮你思考你的问题。

就像小时候,你学自行车的目的,不是为了明天去学校,而是为了未来能去任何地方。

真正的读书,是学习作者的思维模式,和思考能力。

是为了拥有作者的认知,然后你才能用这个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的认知,去举一反三,解决各种相关的问题。

而不是带走作者思考结构的结论,更不是“套上公式”让这个结论成为你问题的答案。

如果一本书,只有答案,没有思考过程,反而是有害的,根本不用读。

误区三:懂得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

不少人读书有划线的习惯,看到金句,核心观点,就会圈出来,甚至做摘抄,方便之后更容易找到。

一年也读了很多书,看起来收获了很多金句和道理。

但是,却能轻易被一句互联网上很火的话戳中: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特别扎心,感觉否定了我学习的意义,但又不得不赞同,看的很多知识真的只是停留在理论。

知道,却做不到。

真的是这样吗?

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说过一句话,被他的弟子记载在《传习录》中: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知道,是行动的开端,而行动,则是知道的完成。这就是,知行合一。

知和行是同一件事,如果你做不到,并不是因为你的行动力很差,而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

你觉得你知道了,实际上只是因为觉得这个逻辑无法反驳。

很多时候,人都需要亲身经历,悟出这个道理,才是真正的知道。

就像我们都听过身体健康最重要,但是行动上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如果不能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我要活这么久干什么?

直到生一次病,住一次院,或者到中年感觉自己体力大不如前,大吃一顿就肚子疼,才真正开始锻炼身体,控制饮食。

所以我们会发现,大病一场幸存的人,好像突然就和从前判若两人,他这时候,才是终于知道了健康的重要性。

但总有些人,会通过快速行动和实践,去让自己拥有这个从前没有的体验,从而知道这个道理。

不论是被动行动,还是主动践行,行动起来,才是真正知道的时刻。

表面上知道的道理,一到行动就会忘,而真正理解体会过的知识,是不需要记住的。

误区四:我可以快速把不知道的知识补上

那如果说,我真的很努力学了,但就是学不会,记不住,无法真正理解呢?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还没有建立自己的认知之树,就像家里没有可供物品收纳的柜子,新的知识来了,就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认知树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你没有在小学到高中的数学课上学好算术、方程、求导等基础,也就无法在大学学好微积分。

很多人存在一个幻想,就是我可以快速把不知道的知识给补上,就能解决新的问题了。

有一年,我课上的一些企业家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其实是因为缺乏一些基础的商业认知。

他们问我,怎么样才能快速补上这一块认知?

我花了一个春节的时间,给他们开了一张“养生处方”,里面是35本商业认知书单,需要他们花3年时间看完去建立基础认知。

他们收到后说,润总,要3年这么久吗?我现在已经很着急了,有没有办法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呢?

很抱歉,不能。

如果你没有这些基础认知,商业地基就不稳,想快速解决问题,只能通过一些奇技淫巧,一时管用,但,地基不稳,楼建得越高,就越危险。

3年能读完,已经很快了。读个本科,需要4年的全日制,一本专业经典课本啃半年。

每个学科都要在最早的时候去建立认知之树,这类经典书籍,你永远没法通过跟人聊天,或者听书,来获得认知。

假设你现在只有小学的数学水平,找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数学教授来跟你聊半天微积分,也没用。

必须像准备高考一样去读。一个一个字啃,一道题一道题练,这就是大多数人想建立学科认知之树的必经道路。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书,能称得上是经典书籍呢?这就要说到书的四大分类了。

1、第一类书,不可能靠听来理解,凿壁偷光也要读完。

2、第二类书,适合放在书架上,常读常新。

3、第三类书,听听就行。作者确实有一个很有洞见的观点,但你花时间去读完,就会发现整本书都是扩写,只要看这一个观点就行。这类书,直接去听书软件听人讲一讲,看看书评,就足够了。有很多书,都属于这个范畴,听听就行了。

4、最后一类,不值一看。这类书,用浅显的方式讲了不一定正确的道理。有的甚至可能会有害,因为观点就有问题。这个类型,还包括一些,没有推理思考、全是结论的书,读完你也不知道这个结论要在什么条件使用,也无法学到作者的思维方式。

经典书籍,是必须认认真真坐下来“读”的书。

我给企业家开的35本商业认知书单,就属于第一类,凿壁偷光也要读完。

必须花3年时间,每天2小时,踏踏实实啃完,3年读不完,就花5年,全部读完,才可能建立起自己在商业领域的认知之树。

之后再看新的商业知识,就可以分门别类地挂在树枝上,留存下来了。

误区五:必须要用整块时间学习

如果这本书一听就知道,那么就是前面说的第三类书,全书围绕着一个观点拓展,听听就行,不用找来看了。

有的书一听,觉得讲书的人没讲清楚,可能他也不一定读懂了这本书,就可以找来看看。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自己听完还想找来看的、常读常新的书。

碎片时间听的时候,你可能中途会被打断、被各种声音突然掩盖,都没关系。随缘过滤,没必要回过头来听漏掉的这段。

你会发现,这种方法不仅适合读书,也适合快速学习各类知识。

误区六:从第一章开始读

呼,说了那么多,终于到了读书环节了,我总该可以拿起书开始读第一章了吧?

恭喜你,掉入第六个误区:从第一章开始读。

前面说的,摆正心态、调整认知、建立习惯,都是读书的道,能帮你精准筛选,确保你翻开的书,都是值得一读的精华,并且能提升你的吸收率。

到了真正拿起一本书,就涉及读书的术了。掌握好这些技术,也能让你事半功倍。

首先,要读多本书。

一个作者,对一件事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不一定正确。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一个领域,那么,可以参照京东、豆瓣等各类排行榜。

把这个领域里最有名的作者们写的前10-20本大家都推荐的书都摊开到目录页,看完这些书的目录,就能快速得到业内共识。

比如说,人工智能领域排名前列的书籍,每个作者都说到联结主义和符号主义,那就一定是比较重要的概念。

先共性,再个性。看完相同的部分,再快速扫一扫每个作者不同部分的见解,就对这个行业有了基本概念了。

其次,看书先看目录和自序。

书是作者知识体系的结构化体现。可以说,写书的难点,就在目录。

目录就像书上的枝干,看过目录,你才会建立起这本书的结构感,知道里面的知识“树叶”要挂在哪里。

除了目录,自序也很重要,会告诉你作者写书的初衷、如何读这本书、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推荐序大多是背书,认真看过目录,也可以不读。

如果拿起书就翻到第一章,跳过目录和自序,很可能读着读着就不知道作者要讲什么,自然就很难读下去。

而看过目录之后,你甚至不需要从第一章开始读,可以直接跳到你感兴趣的章节,有看不明白的,再去前面溯源,带着兴趣和问题,才更容易读下去。

第三,看书评。

看书的同时,可以去豆瓣、得到、微信读书等各类渠道,看看这本书的书评。

书评,是读者的理解和输出。

每个人的理解和别人不同。也许同一句话,别人看着是另一个意思。借鉴不同的观点,能帮你更全方位地思考和理解书中知识的适用范围。

甚至,一些听听就行的书,只读书评就行,别人已经帮你理好重点了。

第四,多划线、电子化。

过去上学时候,看到好词、金句,可能会用手抄一遍,更容易记住,方便自己理解,或者写作的时候使用。

但是,现在是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抄下来的内容,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再次检索,本子也有可能丢。

所以,我会偏向于使用电子书,可全文搜索,划线内容也很容易找到。

如果你是纸质书爱好者,那么,也可以配合一些工具。

最后,读作者。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说了,书籍是作者知识的载体。读书的目的,是认识一位作者,获得他的思考能力和思维结构。

所以,如果你发现一位作者写得很不错,那么,可以把他的书都找来读完。

一个作者有多本书,还能写得很好,多半是因为,一本书表达不全他的知识体系。

所以,看完他的书,就能更深入地认识这位作者,学到他的整个思考框架和知识体系,也会让你的认知更完备。

优质的作者值得跟随。


作者:刘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