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书衣文录》记忆里的包书皮
2023-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倩定投人生
关于包书皮的最初记忆,是母亲给我的。
上小学时,母亲最爱整洁干净,就帮着粗线条的我给课本包书皮。
一二年级时,不懂得爱美,由着母亲用旧日历的废纸翻过来包,包完再在白色的封面写上 “语文” 或 “数学”,以示区分。
等长大了些,就知道要去学校门口的文具店买五颜六色的书皮纸来包。
有些是磨砂纸质的,有些是洒上一层闪闪发光的金粉的,也有些是当下流行的动画形象的。
我到底还是手笨,从不敢试着糟蹋这些漂亮的书皮纸,还是请母亲代劳包好,动作利索还能包得漂亮。
拜读了孙犁先生的《书衣文录》知道再朴实无华的书皮,也能还原日常记录的点滴心情。
原以为书皮仅为护书之用,却不知在书籍收藏家的手里,确是能成为宛如当今影评、书评一般的文体,记录后随书籍流传下来。
这本书虽不是孙犁的重要著作,但不仅对研究他个人的思想意识发展变化,乃至对当代文坛都有很特殊的意义。
《书衣文录》的问世,让我们看到在那么严酷、残暴、毫无人性、偶语弃市、无可遁避的状态下,依然有人不单是腹诽。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而且还敢于把积郁笔之于书,无所顾忌地写于书衣上。
或许,我们在敬佩孙犁先生饱览群书、笔耕不辍的精神之余,还能再从自身出发,来做点什么?
比如:不止在4.23这天,才想起是“读书日”要读书。
我们日常生活的每天,都可拾起这份精神食粮啃之,或再能坚持写上日记,便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