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本功:如何训诂?
先总结前两章内容要点:
(一)训诂是用今天的话来解释传统经典(古书)中的古字词。
(二)训诂学是古代传统小学,是经学的基础,是从形、音、义三个方面研究古文古字。
(三)训诂的工具是字典字书,如《尔雅》《小雅》《广雅》《方言》《说文解字》等。
(四)训诂的目的是解决今人直接阅读古代书面文字的障碍。
很多学问我们未必要精通,但还是很有必要知道原委的。就比如吃饭,未必需要自己会做饭,也不一定需要自己亲自动手,但是吃饭的人毕竟知道做饭是怎么一回事。读经也是一样的,未必需要自己会校勘,也不一定是需要自己训诂,但是既然要读经总体上要知道经是怎么一回事。训诂是从形音义三个方面研究古文字,是通读经典的基础,具体训诂的方法也体现在这三方面。
形训,通过字形来解释古代字义。有三例:
一、陈说,直接陈述特征特点。比如:“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二、描述,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来比拟说明。比如:“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
三、比拟,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比如:“蒙,雨貌”。“汤汤,水盛貌”。“蚩蚩,敦厚之貌”
音训,通过读音声韵来解释古代字义。有三例:
一、同字为训,用本字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比者,比也”,“亲者,亲之也”。
二、同音为训,用相同读音,意思相同的字来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咸者,感也”,“夬者,决也”,“政者,正也”,“晋者,进也”。
三、音近为训,用读音相似,意思相近的字来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乾,健也”,“坤,顺也”,“仁者,人也”,“义者,宜也”,“校者,教也”,“户,护也”。
义训,通过具体涵义来解释古代字义。有五例:
一、直训,用同义词、近义词来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弄,玩也”。“假,借也”。“硕,大也。”
二、互训,用意义相同、相近的词互相解释。比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咽,嗌也;嗌,咽也”。
三、递训,用意思相近的机组词,递进解释。比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煽,炽也;炽,盛也”。
四、反训,用意思相反的词解释需要训诂的文字。比如:“乱,治也”,“故,今也”。
五、义界,通过界定概念的具体内容来解释名词。比如:“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风行水成文曰涟”。“不荣而实曰秀”。
我们在明白一门学问的根由、目的及其方法之后,还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手段是包治百病的,没有任何一门学问是完美无瑕的。建立在科学态度之下的学问,都是用于承认自己不足并且致力于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训诂学当然也不例外,存在自身的弊病不可不查。
大致总结下来,有五个方面的弊病:
一、牵强附会,把不相关的事物牵合在一起,强行比附。
二、望文生训,还是牵强附会的一种,把看着相似,但实际上又不是一回事的内容通过个人臆断附会到一起。有时候是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去牵强理解古文。
三、随意破字,有的文句属于暂时读不通的,有的人便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强行通转,使古书符合自己的意思。这属于改字,而通句意的一种。不纠察作者原意,而全凭个人意图。
四、增字减字,在语句不通顺的时候,通过主观臆断推测或是缺字,或是衍字,随着个人意图或增加或删。
五、忽略语法,不重视文言语法,忽略古今语法差异,直接按今文语法解释古语。
其实总结下来,所有弊病均来源于一个因素,便是个人主观意见过强。虽说是五个例子,其实也就两个问题,一是在文字核心义理上面做功夫,二是在读不通的章句上做功夫。治学是要尊重客观事实的,有的古书古义并不符合当今价值观,但是在“为尊者讳,为亲者隐”的思想之下,又不能说圣人言论不合时宜了,只能根据当下意见强行解读。古书传抄至今,有所脱衍讹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有人认为读不懂仍是个人水平问题,不接受传统经典有缺陷的事实,然后在读不通的地方通过改字、加字、减字等手段,使得内容读得通。
想要避免如上问题,也是有办法的。首先是要充分的尊重客观,尊重事实,读不通的可以存疑待解,但是不能生拉硬扯的作出解释。再者要充分认识到人不是万能神这个事实,无论是先知还是圣贤,本质上都是人,都有人的局限性,不可能全知全能,并且全对了。退一步讲,及时圣贤是对的,传抄了两千多年了,谁能保证中间的人不抄错?在没有考分考证依据的条件下,不宜采用主观臆断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学问只能是使得主观认知越来越符合客观事实,而不能通过改造材料虚构客观存在。最后是要明白,分科而治学是人为进行的,而客观事实是普遍联系的,阅读经典不能仅仅依赖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