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2017-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晚妈育儿

放学接到孩子,很好奇她在学校渡过的一天情况如何。我们可以怎么做?问她,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也许她就一句,不怎么样,或者还行。你怎么回答?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然而,有几位父母真正倾听孩子呢?

父母更倾向于

1、反应和纠正:

不许那样和我说话。

你怎么就不能更积极,更感恩,更尊重?

你不该有那种感觉。

你为什么就不能那样做,向姐姐/哥哥学习?

2、修复或解救:

也许你应该这样____,就___ 。

(也许你该更友好些,你就能有更多的朋友了。)

我会和老师(或你朋友的妈妈)谈谈。

别难过了。

倾听

帮助我们更好地倾听的方法

1. 认同感受:

看得出这让你很沮丧。

听上去你真的非常难过,生气,感到受伤。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好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有好的感受?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

这也是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全神贯注地倾听。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说出他们的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2. 提启发性问题:

发生了什么?想聊聊吗?

3. 邀请进一步分享:

还有吗?

然后呢?

还有吗?

你能告诉我更多吗?

你对那件事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4 . 保持沉默,倾听:嗯……

5. 相信孩子:

你要知道,很多时候,在找到自己的解决办法前,作为发泄情感的一部分,孩子仅仅需要一只耳朵,提供支持和倾听。

通过这个过程,

孩子学到自立(“我能面对生活的坎坷。”)和能力(“我能从沮丧中走出,找到解决办法。”)

更高级的倾听

倾听有很多级别。

当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时,事实并不如此。首先,父母真正想说的是,“这孩子不服从。”或者,“这孩子应该懂得。”对于前者,父母是对的(学步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难得服从),但是对于后者,他们错了(六岁以下的孩子并不像父母所期望的那样“懂得”)。

孩子可能“知道”基本的家规,但是对于需要道德、判断、责任等的复杂规则却并不清楚,这些要到八岁左右才能发展出来。

因而,太多孩子由于还没发展出相应的能力而被责备,甚至被惩罚。

倾听是一个发育的过程

孩子需要多久才学会说话?

他们是怎样学说话的?

这个问题对父母来说很容易回答。

他们知道孩子至少一岁以内还没有学会说话,孩子通过听父母说来学习–听得越多学得越好。

然后,在某个快乐的日子,孩子终于说出了第一个词,父母并没有因为她没有说出达到大学水平的整句话而惩罚她。

然而,同样的父母,却在惩罚自己的学龄前孩子,因为他“不听话”,“不分享”,用父母随意放置而令不断探索、实验的孩子能够找到的蜡笔“在墙上乱写乱画”。

深度倾听

更进一步,很多父母听不懂行为背后的信念。(也许孩子感到被新生婴儿“推下宝座”,尤其多子女家庭特别需要注意)

他们听不到孩子感到无力或丧失信心。

他们听不到对适龄发育或大脑发展的理解(如上所述)。

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当孩子发育到某种程度时,他们也会成为好的倾听者。

一起努力学习做一个更好的倾听者。

倾听

尝试近距离倾听

近距离倾听是指你找到一个时间可以亲近你的孩子们,希望他们可以和你交谈,但是你不要表现得过于明显。

用全神贯注的倾听代替心不在焉。

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让孩子感到气馁。

如果家长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