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运动与职业
文:四口煮夫
最近休闲娱乐圈很火的莫过于美女们一个个都争做“刘畊宏女孩”,只知道刘耕宏是领跳健身操的小哥,没有闲情点开过他的秀。不过确实打心里佩服,能把运动和爱好做得这么火,这么红,确实不容易。又一位买得起半个镇的“草根”传奇就要诞生了,这也是普通老百姓当下最现实的“皇帝梦”。
昨夜失眠,想想我至少也有三位同样经历和收获的朋友,我决定花个把小时把“运动当职业,工作成运动”这个好奇的话题整理一小段文字。
第一位是在徐州的老朋友,曾经做过很多谋求发财的尝试,听他说做过基层的销售、供货,养殖场。大概五六年前,他的朋友圈突然变成了健身宣传达人,方知他和妻子在城郊镇上开了一家健身房。这几年,从他的不断精华的读书打卡和偶尔放出酷炫的壮汉、靓妹,发现他不只是收获了事业、爱情还有许许多多不为我所知道的故事,而且做人的格局也越来越大。我没有私下打听过他们的详细情况,但是可以想象到的,夫妻每天除了经营健身事业,每天和众多的爱好者一起练练瑜伽、撸撸铁、骑骑车,下余就是喝喝茶读读书,绝对是非常惬意令人羡慕的人间品质生活。
另一位是妻子的老同学,一位大大咧咧的姑娘。大学的时候,我从未看出来任何舞蹈基础,也没听说过她有练习瑜伽的爱好。直到我读研的时候,听说她认识了一位刚刚出师的跆拳道教练,二人随后结成连理,一并前往南京寻求发展。想来先生一定先是开馆收徒,夫唱妇随,妻子开始学习瑜伽。转眼十几年,听闻他们大综合体开了几家分店,他先生估计也不用再自己授课了,朋友圈定期展示的拳击、散打、跆拳道、东方舞、西方舞……全了。“十年磨一剑”,她也成了半个网红,从她自己发出来的视频看,已绝对配得上各种舞蹈教练、瑜伽大师的头衔。
还有一位是个小姑娘。五六年前,周末大多回泗洪。车旅劳顿背痛,常去一个小伙子那按摩,按摩师傅闲来拉了个顾客养身微信群。群里面有一位女孩发了一些少儿舞蹈培训的广告,因为我发现她的店离我的小区只一路之隔,想留着看看我儿子是不是会有兴趣去学,虽然县城男孩子学舞蹈的必定少数。所以加了她的微信,得知她是一个小幼儿园的舞蹈老师,兼职尝试周末赚点外快而已。一晃也几年过去了,从朋友圈看她的店也换了两次更大的场所,装修越发功能时尚,手下也招募了五六个身手不凡的小美女,她们凑在一起为爱好和梦想而努力着。看到她四处拜师学艺和日益展现的不同风格的舞蹈,我猜她应该也成了一位事业小成的“校长”。
想想能把运动作为职业,或是把爱好成为事业,是多么有趣的人生,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追求。高中之前,我只是上过体育课,除了“天生神力”,各种技巧运动的天赋不佳,更没有高雅的运动爱好。上了高中同桌曹廷带我爱上了篮球,从此高中三年随便(哪怕-只要-即使)有丁点机会都会去那冒灰的碳渣球场,穿着衬衣和皮鞋,西裤系上皮带去打两把篮球。此后大学丰富了各种“消遣”,偶尔也会去打两次篮球,但是一位曾经不怎么会打篮球的同学花了两三年练成了投篮高手,而我大学之后就只是碰过篮球。现在只剩下希望儿子们能多去打了,花钱也要支持他们去练去打。
因为胖了三十多年,期间很多家人、朋友、领导同事都劝我多去运动,除了在越华那一年多拼命地爱上刷步数,再也没有长周期有规律地坚持去爱上一项运动,看着身边有爱上跑步的,有爱上各种球的,有爱上游泳的,亦或是少有能爱上高尔夫、保龄球、太极拳、广场舞、还有麻将的,越发仰慕他们强壮了体格,丰富了身心生活。
“我真的太忙,累得没有心情去运动。”我不知道这个借口还需要一直说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