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笔燃心简友广场情感诗文

《锦江街巷》222:沙河铺断章几多之影影绰绰的市民社会

2023-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完璧

《老成都》(连载)

(作者:梦雨灵风;摄影:  孟东升; 编辑:完   璧)


【此文作于2010年】

下沙河铺大营门口 (2001年12月22日拍摄 孟东升摄影)

        18年前,我18岁,是川师的一个学生。爬过沙河铺那段长长的缓坡,是一段还算热闹的马路,类似于小镇的街,路两侧是一家挨一家的店铺,走完这条街,折进一条小巷,左转,下坡,豁然看见了四川师范大学的校门。这就是那年我到川师入学的印象。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沙河铺成了川师的外延,不限于上沙河铺和下沙河铺,还包括了旁边的红旗橡胶厂宿舍区、侧边的李劼人故居,更后边的农科院、狮子山。总而言之,沙河铺是当时川师学生进城的必经之地,要么坐38路公交车经沙河铺,古雅坡路到双桥子转4路到春熙路,要么坐12路过沙河铺、净居寺到九眼桥。现在的川师学生依然坐38路,直接就能到盐市口。这是一趟很便捷的路线,因为川师已被圈进三环以内,早已不再是乡坝头的光景。

下沙河铺大营门口 (2001年12月22日拍摄 孟东升摄影)

        沙河铺是我们进城的第一站,也是我们走出学校大门接触到的第一块成都市民社会。当时还没有“城乡结合部”这个概念,只觉得这儿不像城里,又不是工厂的宿舍区,倒有点像某个县城的一角,散发着很多来自不同县城的川师学子都熟悉的那种味道。如果要买时髦的衣服,这里是买不到的;好吃又便宜的东西,这里也吃不到。沙河铺这地儿,不值得大家流连。

        虽然不值得流连,但时不时还是要在这里踩几个脚板印。记得有一家雅安皮鞋店,不到两米宽的门面,我曾经光顾过两次,买到过一白一红两双小码子的懒式皮鞋(那种没有绊儿的样式),猪皮的,很好穿,基本上将军不下马(比喻:穿起就不换其它鞋);质量之好,毕业了都未穿坏,红色那双还转赠给了别人,继续发挥余热。我的脚33码,接近童鞋尺寸,总被同学们嘲笑是小脚老太。这些年来我硬是没买到过一双合脚的懒式皮鞋,试着买过不少,总是穿几回就大了,只能趿着走,或者不好穿,把双脚打得遍体鳞伤。这两年,在城里看到一家鞋店,打着雅安皮鞋的店招,或许是自己要求高了,也可能是雅安皮鞋这个品牌早已没落,我从没在这里买过鞋。此生怕是穿不成懒式鞋了,于是我经常想起在沙河铺买的那两双鞋来。

        隔雅安皮鞋不远,有家裁缝店,一度被我们踩得门庭若市。那一年流行那种超大裤脚的长裙裤,学们一拨又一拨地去人民商场或百货大楼扯各种花色的桑棉绸,又一拨一拨地赶赴沙河铺这家裁缝店。真奇怪,那时我们咋不怕撞衫呢?而且好像也没咋撞过衫。

        毕业那一年,沙河铺到处已出现各种各样的市场,现在回头看是明显的商业繁荣趋势。毕业前闲得慌,未来的前景也空白得慌,将学校附近所有的旮旮角角都丈量了一个遍。时常散步到沙河铺,看到路边摆满了杂七杂八的地摊,卖着人们并不需要的小商品,价格平,质量也平。一直到我们坐着车,以为会永远离开这个地方时,透过车窗,看到那些地摊还在那里懒散地摆着,似乎亦将永远在这里懒散地存在下去。

        暑假期间,大学同学重回川师聚会,中途出现了三个陌生女子,然后就有三个男生很快在麻将桌边消失。气氛突然神秘起来。大家窃窃私语,我打了耳旁风,原来三个女子是当年沙河铺的“街妹”,在青年路、荷花池摆过摊,卖过吼货,是附近多处舞厅的熟客,和三位男同学早就结识了。其间过节当然可以由大家尽情联想。审视之下,几位昔日“街妹”早已褪尽神光,现在看上去完全是一派良家妇女格式,一点点“超”(编者注:时尚)的感觉都找不到了。三位男同学也都早已为人夫为人父,三段沙河铺的野史没有开花结果,只为同学们增加了一段插曲,若干谈资。

下沙河铺大营门口 (2001年12月22日拍摄 孟东升摄影)

      (下篇:《沙河铺断章几多之沙河铺周边的声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