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之路》随想(2)

2017-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3eb66c4e919b

人性曲木说

道德现实主义者知道,人都是“曲木”制造而成的。

人性中的任性成分让我们把低层次的爱好置于比高层次爱好更高的位置。

如果你在餐桌上闲聊将某人私下告诉你的事情和盘托出,说明在你的喜怒中,对受欢迎程度高于友谊。如果你发现自己没有耐心倾听被人的话语,热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跟人交往的时候更关注如何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而不是关心对方这些时候,你就发现自己是多么关注自己,而对学习与友谊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如此。

信奉这种观念的人对自身缺点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会因为偷懒和疲惫而缺席了某个慈善活动,或者没有静静的倾听某人倾诉心事,而感到无比沮丧。在他们心目中,人生更可像一次道德探险活动。他们会调整自己的行为,追求更看重高层次的东西。

回到20世纪中叶,人们十分谦虚,有数百年的历史道德生态学鼓励人们不断怀疑自己的与昂,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弱点,更加坚定与性格上的缺陷作斗争,并把弱点转化成力量。艾森豪威尔坚信人类本身就是制造问题的一个原因.他常告诉他的顾问:“既然错误无可避免,那我们就想办法慢慢犯错吧”。

中国古老的文化很多教人做人的道理,孔子、孟子、老子的学说,只是这些教人做人的理论在今天都流为鸡汤,被看作陈腐的思想。宗教文化被遗弃,今天我们在谈论成长,过去古人谈论修身养性。只是价值观改变了,我们成长更多关注于“简历美德”*,而古人的成长更多的关注于“悼词美德”*。

相比于过去,社会整体在变好,但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却倒退了。

*简历美德:你贡献给就业市场或者有助你在外部世界成功的那些技能。

*悼词美德:在葬礼上谈论的美德。存在与灵魂深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