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人性下的抗疫剧——《中国医生》
从观影角度来说,本片属于故事片+纪录片性质,因此当观众以故事片视角看待电影,会出现一些不适,其中最大的弊病是:重心点过于分散。
因此我觉得本片应该用哪种观看角度,是第一件需要解决的事情。
个人认为,第一观影角度应该是纪录片。这是因为作为如今的观影群体,是抗疫的真实参与者,很多人或者亲身参与了武汉抗疫,或者身边有人参与了抗疫,或者在网上接受过很多抗疫的新闻和八卦。因此每个人都是抗疫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在参与历史。
身处历史之中,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历史,但同时也要明白:我们触及的只是目之所及的历史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一部剧集中不同人员的视角,告诉我们这场抗疫中其他角度的事实,甚至是困境。
这部电影,无形中承担了这样的角色。
也许有的人会问:那我直接去看纪录片不就行了,毕竟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抗疫纪录片了。
对此我会回答:你会选择纪录片,这一点很棒,但是其他人呢?那些没打算将自己的生活搞得太沉重,甚至压根不知道还有这类纪录片的那些观众呢?对于这些观众来说,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并不是严肃的纪录片,而是各种影视剧和综艺。因此一部纪录片性质的电影进入他们的世界,其价值不亚于一部规整的纪录片。
所以批评这部剧如何如何的观众们,有一定合理性,毕竟这部剧从故事叙事角度来说,的确有一堆问题。但不要忘了,还有一群人他们需要这部电影。这就如同一个熟读党史的人,觉得《觉醒年代》里的内容都是常识,因而觉得看剧感动的人太肤浅了,其实没有对错,仅仅是观影角色的错位。
接着聊聊这部剧本身。
首先说说最让我记忆深刻的点。开场出现的一个明星,应该是袁泉(如果没记错的话)。袁泉一出场,整部片子的基调基本就定性了,同时我也能脑补一些后面的场景,比如力挽狂澜。
但让我意外的是,第一个高燃场景的主角,竟然不是袁泉,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医生。
那是在金银潭医院刚发现疫情的严重性,院长要求医院继续接受病人,要求党员带头在一线,要求大家表态的场景下。
原本我以为带头表态的应该是袁泉,但没想到第一个站起来的竟然是一个毫无特色的年轻女医生,甚至在后面此起彼伏的举手表态中,袁泉作为科室老大,也不是靠前表态的。
这让我意识到:在这部剧里,在这场疫情里,没有明星,每个人都是主角。
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是:病人在医院冲破秩序,导致大量医护人员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当秩序安定后,一个女医护在办公室崩溃了,在她诉说自己手上的伤痕、大过年的十几天没有回家的时候,直接被自己的领导怼回去:这里谁不是这样。
领导这样怼人,我竟然没有一丝反感,这是因为:各种影视剧的日常职场情况下,领导怼下属,往往包含了不理解和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在这次疫情中,每个领导和上级医生(包括院长)在内都是奋战在一线,所以他们怼上来,显得没那么让人生厌(至于对待下属的工作方式是否应该更柔和,那是另一个话题)。
第三个让我有触动的点,是医患关系。众所周知,国内的医患关系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挺紧张的,比如电影中,快递小哥带着怀孕的妻子希望安排治疗,结果被袁泉拒绝了,快递小哥气急败坏的叫:你们这么见死不救吗?
袁泉直接怼回去的那句话,现实之中带着的是更多的无奈。
没错,这里每个人都是生命,谁又能比别人特殊呢?
当袁泉后来再次看到快递小哥的妻子,她已经被感染了,这时候袁泉眼前浮现出当初的那一幕,她后悔了吗?我觉得不重要,因为作为观众的我依然支持了她当初的决定。
毕竟,谁又能比别人更特殊呢?
第四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也让我看到了导演不易:在疫情前期,大量的护工放弃工作职责开始逃离医院,于是院长决定所有行政人员全部顶替护工保洁的工作,后来疫情平稳了,院长偶然间看到了当初一位逃离的保洁阿姨又回到了医院,院长当时的台词和表情,很好体现了一个领导在表达对阿姨工作的肯定和理解,同时保留合理的社交距离,这一段挺值得细细品味的。
导演敢于将这一点拍出来,还是挺值得钦佩的。这场戏如果着墨过多,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甚至现实中的金银潭护工保洁们,也会承受一些莫名的压力,而导演选择了轻描淡写的演绎方式,更容易引发我们思考: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这种重大问题面前,自己能做到的是哪种人,是临时离开的保洁?还是坚守岗位的院长?
这部剧也许不是最精彩的抗疫剧,不是最曲折的抗疫剧,但却是最值得每个人体味社会不同角色困境的抗疫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