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最近买了一套中国古代故事,字多图少,要讲起来蛮费劲,不过娃被里面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图画所吸引,经常选她感兴趣的图叫我讲。这几天讲了一个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娃很感兴趣反复听了三次。
我决定尝试一下用导图的方式给娃捋一捋里面的人物关系,我来到小黑板。
我:大大,我们看一下这个故事里面有哪些人物好吗?
我先画个圈,里面写上秦国,另一个圈里面写上燕国。
我:大大,秦王嬴政是哪个国家的?
娃:秦国。
我:那太子丹呢?
娃;是燕国。
我一边问一边在两个圈上分别画分支,写上秦王、太子丹。
我:那樊於期是哪个国家的?
娃:嗯……
我:开始的时候是秦国的大臣,后来他从秦国逃到了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是吧。秦舞阳呢?是哪个国家的人?
娃指指燕国。
我:对,那荆轲呢?
娃:燕国。
我:荆轲不是燕国人,他是一个刺客,是太子丹请来刺杀秦王的,他周游四方,居无定所。
我在两个国家之间再画一个圈,写上荆轲。

我:好,人物关系是这样,那现在我们再看一下故事是怎么发展的好吗?秦王嬴政非常残暴,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土,去侵犯别的国家,老百姓们都痛恨他,他的大臣樊於期从秦国逃跑,去投奔了燕国的太子丹(从樊於期处画箭头到燕国)。
太子丹非常担心嬴政会来攻打燕国,于是就亲自去请荆轲去刺杀秦王(另一个图,从太子丹起头划线到荆轲),荆轲心里清楚,秦王正在通告捉拿叛变的大臣樊於期,只有取得樊於期的人头以及献上燕国部分领土作为礼物,才能得到秦王的接见,取得靠近秦王的机会。但是太子丹心软,觉得樊於期来投靠自己,自己有责任保护他,于是荆轲就自己去找樊於期,最后说动樊於期自愿献出了自己的人头。
就这样,准备出发的时候,太子丹又派了一个大力士秦舞阳跟随荆轲(在荆轲的上下写上樊於期、秦舞阳,划线和荆轲连起来),最后秦舞阳捧着樊於期的人头,和荆轲两个人就出发去秦国了(从荆轲处划线连到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此处诗歌,不过娃估计不理解,念两句告诉她荆轲是壮士,诗歌表示悲壮,有一去不回的决心)
接下来就是拿块小毛巾卷一支笔演示如何图穷匕见,如何刺杀秦王,我扮演荆轲,娃扮演秦王,这是娃最喜欢的部分,娃笑着躲闪跑开,最后秦王反击将荆轲刺倒,荆轲悲壮牺牲。
总结:尝试用导图的方式给娃理顺人物关系,故事脉络,锻炼心像空间和逻辑推理。
方法:讲故事+思维导图+角色扮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