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杂谈思想随笔散文

游杀虎口长城

2019-07-06  本文已影响13人  扶民

单车向野,从阴山南麓的呼和浩特,南行100多公里,即可抵达北疆长城的雄关“杀虎口”。这个闻名遐迩,厚载数千多年历史的重地,曾经关联着历代王朝的起伏命运和中华民族的血脉融合。

在塞外茫茫原野奔驰,一望百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辽阔粗旷的原野,山川相廖,郁乎苍苍,使人放空三界,心驰神漾。

这里是俗名“五丘三山二分川”的漠南丘地和林格尔,属于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度带,丘多自不必说,三山未见明载。根据地貌,和林格尔县北临阴山南麓,南壤燕山尾脉的杀虎口,西面毗邻黄河渡口托克托。黄河由托克托县河口镇南下入山西,河口镇也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二分川大概指部分区域是黄河冲击积平原的敕勒川以及经杀虎口长城的苍头河形成的宽域湿地吧。

驰骋荡漾一个半小时,穿越莽莽静寂的云中郡,来到山西右玉的右卫镇。远远得就能看到一条骑峰逶迤的线,在起伏连绵的漠南丘地上,切割出楚河汉界。因不是黄金周期间,其萧然、旷达与苍凉出乎意料, 不由联想起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边塞出了许多著名的史诗和伟大人物,王维被排挤出京,带着御节,问候边塞,心情并不愉快。现在人们并不知晓御书及权臣的那些心思,而大漠孤烟与长河落日的天地画面,较之长城及杀虎口更加有意境和生命力。

到长城脚下,两相映照,才显出人的渺小,历史的伟大。长城雄宏巍峨,横亘东西,关隘的威严,不亚于任何一处长城居关。“杀虎口”三个字,赫然醒目,康熙的御匾金字,高高悬挂在关隘楼头,楼下是宽阔高大的拱道。杀虎口位置险要,屹立苍河头,眺望北疆丘;壤中原而拒胡荒,控塞口而通阜商。

在拱道旁,竖立着“杀虎口”牌匾,“东为燕山余脉,山势险恶,西临黄河峡谷,绝壁悬崖,苍头河纵贯南北,绾毂晋蒙。汉、魏称“参合口”,隋、唐为“白狼关”,宋、元曰“哑狼关”。明代修筑的万里长城横亘东西,嘉靖年于口之东筑“杀胡堡”,万历年筑“平集堡”。被誉之为京都之锁钥,三晋门户,九边总汇,南北通衢。秦始皇修筑的驰道,汉代的雁门古道,隋唐时定襄兵道,明代的鞑靼贡道,清代的西征通道,乃至其后的晋商驼道,茶道,皆经其地。” 《朔平府志》记载:“长城以外,蒙古诸蕃,部落数百,种分为四十九旗。而杀虎口乃县直北之要冲也,其地在云中之西,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要。”

拾阶而上,青灰色的古城墙,厚实、坚固而宽阔,城楼有两层,居高可以远眺瞭望,底层有通往地道的开口。沿城头东行爬坡300米,是又一烽火台城垛,有瞭望口,再向外伸展出去是颓废的古长城,老旧的夯土墙,残垣断壁的烽火台,渐次远去。向西横跨“西口”通道,也只有300余米青灰色的城墙,越过近百米的川谷,可以断断续续看到同样的残垣烽火楼台,在丘皋上一点点离去,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由介绍得知,青砖古墙,是仿古修缮而得,复古城墙700米。在内侧路的右边,是新建的杀虎口博物馆、西口风俗展厅,并建有社稷坛一处。广场、停车场在路的左边,两边是仿古民居和店铺。

杀虎口内,向南行进10公里,是右卫古镇。古镇青砖古色,肃穆威严,保存完整。高大的城墙,气势恢宏,固若金盆。进入瓮城,犹落入天井,举目无望,森气腾腾。瓮城楼头,古朴素雅,雕檐琢楞,匠工精湛;瓮城内门楼头,竖立着 “镇遠”两个大字。内城基本是方形,大约不足2公里见方,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少量的民居,仍然是平房,聚集在中心南北两条街上,民风淳朴,生活清平。

漫步在苍头河畔的皋丘上,俯瞰“杀虎口”、右卫镇、苍头河、古战场,古景情怀悠然而生;遥眺出去,大漠孤烟,万籁俱静,仿佛回荡着王昌龄《出塞》的战马飞将、铁鼓声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騮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历史载,北方少数民族的演变历史及与华夏的融合过程,几千字被锁定了。

游杀虎口长城 游杀虎口长城 游杀虎口长城 游杀虎口长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