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那些离婚的人(5)
她的身世颇为曲折,我们在同学的那会儿,私下里都说她好像还生活在旧社会。
她是个孤儿,亲生父母都是上海的,据说是聋哑人,因病早逝。她的两个哥哥被送进社会福利院,由国家扶养长大,而她,被她的亲舅舅收养,带到老家,那时她才四岁。
这个舅舅是个有点古怪的人,未婚未育,但喜欢年纪大的女人。她的那个继母,一年四季是穿大襟衣服的,这在我们的父辈是很少的。那时候学校排演《红灯记》,会去她家借衣服,而且这个继母面容不善,性格强势,家里又恰恰给我们感觉阴暗压抑,所以我们会说像旧社会。但事实上,她的生活水平可不差,甚至也可以说像旧社会的地主老财了。
吃得讲究。什么“汽锅童子鸡”、用羊头煮羊糕等,这都是我们从她嘴里知道的,每天吃红枣能补啥,排骨炖汤放山药能补啥,她一套一套的,我们都很长见识。也因为其父对中医滋补养生的迷恋,在他的安排下,她高中毕业进了卫生系统工作,学了中医。
他的父亲虽然只是个会计,但很吃香,路道粗。
跟着老中医学背汤头歌,抄处方,父亲要求她练字,她就在家练字,后来自学太极拳,打得入迷,每天清晨教人打拳,在年轻人里就好像被分离出去了。
转眼二十二三了,又去上了两年的内招,毕业了,有人给介绍对象,都是父亲筛选把关,两三个下来,转眼她二十八了,周围比她小的也都结婚了,其父竭力肯定了一个乡村中学教师,说穷点不怕,我们又不要彩礼,会懂得感恩。
男方虽然小她三岁,但却很能干,那时她对我说,手很巧呢,居然会裁剪缝纫衣服,还给我做了条裤子,蛮好的,我可是只会钉被子的。
婚后生了一对龙凤胎,我们都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她常常向人言之凿凿传授,多吃维E,促排卵的。
在我们都无比羡慕她的时候, 其实她的生活是,一地鸡毛加一地鸡毛,家里乱得不像话。
本来她就不是很善于理家的人,记忆中,学生期间去她家时,她的家里就是乱糟糟的。也许那个家庭的原因,她缺乏正常家庭由母亲教会的那些生活技能和感情表达方式。
生了孩子后,两夫妻自己带孩子,那个继母已经和她爸分了,又姘了个女的,是个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婆婆有病,不能辅佐她。
记得有次去她家,那时候都还用尿布的,每天换了很多尿布,不像我们把它洗好、晾干、摊平、叠好,她家里是乱乱的像咸菜干一样邹巴巴地丢在盒子里,与衣服裤子堆一起,然后小孩换尿布的时候,就兜底乱翻。
她本就不善家务,男的比较能干,又有寒暑假,有时不必坐班,学校也体谅他是两个孩子,所以也网开一面。但终究是两个孩子,为了家务而吵在所难免。
导致矛盾的,还有钱的问题。都是工薪阶层,两孩子,自是比别人家紧些,男方不能贴,还有点负担。
还有理念。她特别讲究吃,自己吃补品,要老公也吃,给孩子吃太阳神口服液(那时特别风行的)、蜂皇浆等
最大的矛盾是处事方法。她的想法比较偏激固执,处理问题往往一意孤行。
她父亲因为经济问题进去了,前期请律师、后期不断探监,都不少花费,她不惜代价,没有就去借,甚至不声不响拿出男的结婚时的呢子大衣卖了…她从来不会和老公商量,而且老公也说不通她,她的想法就是他养大了我,我就应该完全彻底地回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