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能厚德载物,奢必堕落自败

2018-04-02  本文已影响59人  湖山先生

——《道德经》人生三宝之四

□  湖  山

俭用万物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思想,老子认为俭用万物就是“尊道贵德”,尊重自然规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从宏观上讲,节俭是治国之策,一个节俭的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从微观上讲,节俭是一种道德修养,俭是对消费欲望的节制,简单平淡才是真实健康的生活。奢侈浪费必然堕落自败。

一、浪费也是一种犯罪

克勤克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中国也有另一种负面的传统,这就是奢侈浪费。商纣王造酒池肉林,晋石崇和王恺斗富,就是非常负面的典型事例 。

在过去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大家都知道节俭,不会浪费一粒粮食。现在经济发展了,物资丰富了,人们的节俭意识越来越淡薄,奢侈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愈演愈烈,令人触目惊心,中国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浪费大国。

据估算,全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成粮食约为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按比较保守的推算,我国仅在中等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每年至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全国各类学校、单位集体食堂每年至少倒掉了可养活3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我国个人和家庭每年可能浪费约110亿斤粮食,相当于1500万人一年的口粮。有报道披露,在北京的一家四星级酒店,婚宴刚刚结束,大厅里25张大圆桌上,装菜的盘子层层叠叠地堆着,清蒸鲈鱼、肘子、红烧肉、烤鸭等“硬菜”都剩下多半,有的菜甚至一口也没动过,吃完后也无人打包。

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小时候我们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候年纪小,虽然能够背出来,但没有深刻的体会,后来下放到农村当知青,与农民一起劳动,亲身体验了种粮的辛苦,才深刻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司马光说:“俭能立名成业,侈为恶之大。”节俭能够树立名望,成就事业,奢侈则是一种很可耻的丑陋行为,他把奢侈浪费看成是一个人的道德问题。

毛泽东把这个问题看的更为严重,他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浪费与贪污的性质是一样严重的,是不可饶恕的犯罪行为。毛主席为什么强调的这样严厉?他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看问题站位高,比较宏观,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你浪费一点,他浪费一点,加在一起就是很大的浪费。

浪费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综合的负面效应,因为每一样物品的产出,都要经过一条产出链。粮食从种子到餐桌,要经过耕耘、播种、栽种、施肥、灭虫、除草、田间管理、收割、脱粒、仓储、加工、运输、销售、烹煮等许多生产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劳动成本、时间成本、资源消耗成本等等。我们浪费一张纸,就应当想到,造纸要砍伐树木,砍伐树木就会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暖,温室效应,需要付出巨大的环境成本。想到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浪费是一种犯罪。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是一种社会风尚,节约是很光荣的,值得学习和褒奖,浪费是不光彩的,应该受到批评和谴责,因为浪费是违背人类良知的不道德行为,任何社会都不能容忍浪费现象。令人痛心疾首的是,现在许多人在挥霍浪费时,没有一点负罪感,有的人虚荣心作怪,不以浪费为耻,反以浪费为荣,甚至认为我有钱,我浪费了你管得着吗?

二、节俭是治国之策,是积累德行

老子不但主张俭,而且主张啬,啬就是非常节俭,俭和啬是相互贯通的。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治理人民,事奉上天,没有比节俭更重要。正因为节俭重要,就应该尽早服从这个道理。尽早服从称之为重视积累德行,重视积累德行,就没有不能克服的事。

老子把节俭作为治国之策,他认为节俭是治国的根本,只有提倡节俭统治基础才能稳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节俭又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只有俭用万物,人类社会才能长久存在。

老子把节俭看成是一种道德修养,只有重视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做到节俭。一个人能尽早做到节俭,就能累积厚重的德行,《易经》上讲“厚德载物”,人累积了深厚德行,就能承载万物,得到上天的福报。

三、节制欲望,去甚、去奢、去泰

朱元璋在《明通鉴》中说:“惟俭养德,惟侈荡心。”唯有节俭才可以涵养人的德行,唯有奢侈可以使人惑乱心志。他指出了人具有“俭”和“侈”的两重性,这两种不同的德行可以产生相反的结果。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处于穷困之时,他能够做到克勤克俭,精打细算;一旦变得富贵了,他就会放纵欲望,奢侈浪费。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的两面性。

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谓修身养德,就是能够节制自己。“俭”是对人心人欲的一种制约,人能够约束自己的欲望,就是有道德修养的表现。人应该如何“以俭养德”呢?老子的回答是:“去甚,去奢,去泰。”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老子并不主张禁欲,正常的欲望并不为过,老子反对的是极端过度欲望,反对奢侈浪费。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咊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五音嘈杂使人听觉失灵,五味杂陈使人丧失味觉,纵情于狩猎作乐使人内心发狂,稀有的货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追求温饱,不纵情声色犬马,能够摒弃外在的各种诱惑,选择平淡的生活方式。

老子认为追求声色犬马,吃喝玩乐,就是过度的欲望,人应当去除这种奢靡的生活方式,过一种简单平淡的生活,只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多的欲望。

简单平淡才是真实的生活,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只有甘于平淡,才能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孔子很赞赏他的学生颜回,颜回用一个竹简吃饭,用一个瓜瓢喝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要是一般的人,一定会忧烦难受,可是颜回却安贫乐道。因此,孔子把颜回列为德行科第一,也就是道德修养最好的贤人。

四、舍俭且广,死矣

老子说:“舍俭且广,死矣。”舍弃节俭,还要浪费更多,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舍弃了俭,就是违背了道,与人的生存原则背道而驰,是人生方向上的错误。“侈必堕落自败”,如果不知道节俭,还要贪图“广”,必然会导致人性的堕落,这样下去就会败企业、败家业、败人生,落得一个万劫不复的下场。

台湾媒体有这样一则报道,台湾调味品沙茶酱工厂的一位杜老板,生前就以三个儿子的名义投资土地买卖,其中老二最幸运,他名下位于高雄县大寮乡的土地,因改为住宅用地而大幅增值,2000年他以三亿台币的高价卖掉了这块土地。

杜家老二一夜暴富后,奢糜无度,到处炫富。他订制金链披挂在皮鞋上,还一口气买下保时捷等五辆名车。他夜夜笙歌,曾经整晚包下酒店,把金饰、项链、名表当小费送给小姐,一个晚上就在酒店花掉了50万元。杜老二还在酒店当着大家的面,把千元大钞大把大把地烧掉,眉头都不皱一下。他曾经带着十多名酒店小姐回家陪宿,家中以千元大钞铺床,日子过得像皇帝一样。

奢侈浪费不能持久,杜老二仅仅三年时间,就败光了三亿家产,还殃及家族企业被法院拍卖。然而他恶习难改,仍然在外面花天酒地,向地下钱庄借钱,留下了近千万元的债务,要由兄嫂替他偿还。老婆对他心灰意冷,只好选择了离婚。昔日的亿万富翁沦落成为了街头的流浪汉,他在一家大卖场偷蛋糕时,当场被人抓获扭送警署,交保之后被警方送往流浪汉收容中心安置 ,知情者莫不感慨唏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