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醒

163/200

2019-01-27  本文已影响6人  果大喵喵

#study study before study

#如何学习

老规矩,正文开始前先来一段反思的“禅定时刻”。

从第151篇“反思日志”开始,果大该改名叫“胆大”了,竟然妄想自学通识?

为什么不可以啊?所谓“小女子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既然立志做个终身学习者,不如就把目标再订的狂野一点,做个“文艺复兴”式的通识人才。

这个单元研究跟学习有关的元方法。可为什么一开始要花十几天的时间,先反复的剖析自己呢?又是苏格拉底老师,又是最前沿的脑神经科学。这是因为,诚实正确的认识自己,是进步的前提。认识到人是不理性,不自由,大多数时候受感情而不是理性驱动;认识到人有多个自我,有喜欢吹牛爱表现的人格,也有稳重踏实更关注道德而不是利益的一面;认识到人只有谦卑,承认无知才能获得新知。

磨刀不误砍柴工,扫清了心理障碍,才能一路长征取经。

雷达里奥说,“我们必须渴求真相,要渴求到为了换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

“人无法叫醒假装睡觉的人”,自欺其实比欺人要更容易。正像我们能够客观的看穿他人一样,别人看我们的装模作样也透彻清晰。养过小狗小猫的人都有体会,它们的那点小伎俩其实早就被我们看穿了,然而它们自己却毫不知情,常常在那里沾沾自喜。混世这么久,谁还没有装过?

果大一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也很是浮躁的啊。果大1号总想尽可能的涨粉丝,蹭热点,甚至还想过要去“攀附”,和深挖明星大咖们的轶事。幸好都被果大2号及时的劝阻下来了。人有八卦的天性,一旦启动了“恶魔”按钮,就会无终极的持续下去,越走越远。急于变现的态度,挖空心思赶时尚,最后只能是在一片噪声中渐渐迷失掉自己。

所以在开始“学习”之前,要先想清楚自己的动机,确定自己的方向。态度不必“端”,但一定要“正”。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重要的多。外面的诱惑,风潮太多了,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偏离初衷。不管在哪个行业领域,不管做什么事业,认真与沉静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品格: 真正的投资人都在闷声发大财; 真正的学者都在专注研究和探索; 真正的工匠都在一复一日的潜心打磨技艺。

名利的追求并不是坏事,只要配得上。不能驾驭的宝剑的人,很容易被剑气所伤的。我们的成长要像打游戏一样,不到那个级别,不要妄想着超过自己水平的装备。

如何学习?

1. 碎片化与系统

有些人天生对各种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喜欢研究和探索各种未知领域;还有些人,有敏锐的洞察,看到现在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趋势抛弃。不管学习的动机是什么,要先找到动力并让自己有持续的自我驱动。

愿景确定后就是具体的道路。果大也有很长一段时间,这里学学,那里练练,看见什么都好奇又贪婪。很多人都说,你这碎片化学习看似利用时间,但相比学校里正规军的的学习,“民间游击队”方式还是太零散。我不能同意太多,所以决心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倒觉得学校里的孩子们应该多用碎片化,博采众长的方式。因为孩子们阅历太少,其实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未来想做什么样的人才,从事哪个行业。特别是现在科技和信息的发展太迅速,学习赶不上淘汰,等到毕业,学的那一套可能早就过时。

反倒是成年人更适合体系化的学习,因为游历过,认识了文化风土人情,更清楚自己想去哪里;谈过深刻的恋爱,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和他人,知道了自己的喜好,优势与弱势在哪里。

碎片化与系统学习各有千秋,重要的是自己想收获什么。

2. 工具,方法,方法论

关于学习的书有很多,总结下来最重要的心法就是要强迫自己离开舒适区,选择有难度有挑战的内容,再加上持续的刻意练习。其实读书也是一样,我把书分成工具类,方法类,方法论类。吴伯凡老师对此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假如你想开车从A地到B地去,具体的车是你的工具,知道如何转方向控制挡位的驾驶技能属于方法,而能不能正确安全的开到目的地则是方法论。

工具好理解,而方法与方法论的区别有点像“术”与“道”的关系,后者更加抽象高维。

市面有很多关于工具和方法类的书,容易上手,而且能帮助人能迅速提高。但有点吃起来像消化饼干的感觉,可以迅速喂饱却层次感太低。我们需要多读一些术与道,特别是那些讲终极之道的书,可以反复读而且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心得收获。

《我们如何学习》是一本很细致讲学习方法的书,并且结合最新的脑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果大总结出这么几点值得分享的:

. 场景变换与交叉学习

这种方法是指, 经常将自己代入和置身于不同的场景下,而不要总在固定时间,地点,学习相同的学科。人会产生路径依赖,也容易审美疲劳。我们的大脑工作起来是非常耗能的,它更喜欢新奇的事物,更容易走神儿而不是专注。刻意的做一些外部刺激能够帮助大脑更好的记忆。

. 模块化学习

这是一个工程学上的概念,将一些顺序和组合固定的流程,细节等“打包”拼装在一个个更加集成的组块里。每次调用的时候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零件,而是成组出现。有点像乐高玩具,先组装成一些小的模块,然后每次用这些集成的模块再去组装大的部件。书里给出的例子是飞行员训练的知觉学习模式 :PLM (perceptual learning module)。开飞机是一项复杂技能,即使是小型飞机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同时判断大量的仪表是否运行正常。所以有经验的飞行员会将仪表做“组群”判断,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单个检查。(我当初读的是英文版,现在已经出了中文版,我的翻译可能会和书里的不太一样。)

. 意义感

即使变换场景和内容,将单个知识技能打包,但一个领域或者学科还是有很多需要重复记忆和练习的东西, 学习是繁琐而枯燥的,还是需要硬下苦工。

我们可以想办法给学习和研究赋予伟大意义,甚至创造一些故事进去。 意义带来更多动力,同时也帮助激发产生灵感。关于盖房子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同样是烧砖,那个认为自己“是在建造伟大的金字塔宫殿,是在为人类增加福祉”的第三个人,每天的工作一定比前两个人更有干劲,也更加快乐。

意义并不能改变内容和性质,但是会增加人做事时的幸福感。

. 游戏化思维

甚至还可以再放飞自我一点,将游戏化思维代入学习,研究,或者工作中。游戏思维并不是指要改变认真严肃的态度,而是应用游戏的思维方式: 就像升级打怪一样,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舒适区;要注意每个小的阶段的目标都清晰明确,有可实际操作和达成的步骤,并且有合理的奖励激发热情和潜能;心理上提升抗击打压力, 不怕game over,而是像上瘾般越挫越勇。游戏化思维还可以用在团队中,加深同事或者合作者彼此间的协作和互补。

而更高段位的学习之道,你需要来点哲学思辨。

3. 哲学,是妥当而优雅的思考

哲学研究的是人类的终极问题,好的哲学思辨需要清晰准确的思考。而思考比工具和方法更重要,好的思考工具犹如一件人生成长的“外挂”。而好的哲学家能把头脑里的抽象概念,用工具的形式具象化。

当哲学不再成为玄幻而艰涩的理论,而成为寓言故事和一个个案例。不仅更容易理解,而且方便使用,最后甚至可以达到“直觉”蹦出来的效果。这就好比张无忌学太极剑,令狐冲破气式的独孤九剑,已经完全化于无形。

我最喜欢的,还健在的哲学家是丹尼尔丹尼特。总结这本书他的思想工具,也是学习过程中的洞见,有以下几点:

标识。

标识就是取个生动的名字。有助于理解这个事物,特别是“警报”标识。在日本的神话传说里有这样一个说法,叫出妖怪的名字,它就会无所遁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工具的工具。

工具也可以继续细分为很多种,一阶,二阶。有些工具可以称为“工具的工具”,掌握它们可以使人更灵活自如,更高效的使用其它工具。作者把他的这些思考工具形象的称为脚手架。

你可以只用一架梯子来盖屋顶、刷房子或者修理烟囱。你把梯子挪到这儿、爬上去,再挪到那儿、爬上去,每次只能在一个地方干活;但如果你事先搭起一些坚固的脚手架,你就可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灵活而安全地走动,最后干起活来反而更方便。虽然把它们搭好需要费一些时间,但一旦搭好,就可以将很多问题一并解决,根本不用像挪梯子那样搬来搬去。

作者的这些思考工具就是一种“指数型”的大杀器。

书里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以《垃圾箱里的珠宝》为例: 假设有一件价值连城的珠宝被人丢弃在了路边的垃圾箱里,而你在夜里散步时正好经过了那个垃圾箱。看上去你似乎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大财的机会,但是它简直太“绝”了,绝得很难再算作是一个机会,你绝无可能发现这个机会进而采取行动,或者说你压根儿就不会往这方面想。

请问,那这件珠宝对你来说,是个机会么?

事后看它一定是,但当时的你绝无可能得知。这个机会对你来说其实是不存在的。

到底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机会?我们要能及时得到有关它的信息,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注意到它,并能容许我们为此做些什么。不能抓住的机会根本不是机会;一切没有行动的想法都是幻觉。

除了解释机会,我觉得作者更想引发的是人对自由意志的讨论。真正的自由一定是与一切外力相隔绝的吗?很多哲学家会悲观的告诉你,人没有自由意志。在平克的《白板》和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里都说过,人是预装了操作系统的,很多生理心理都是受基因的控制影响。人天生是不自由的。并且人还受种种外部环境的制约,枷锁无处不在。

但从这个小故事中也许我们还能想到点别的,人的自由意志,和处在各种因果现实中的我们并不矛盾。当我们渴望做出“自由”的、不由任何外力所导致的选择时,即我们渴望所谓的绝对自由意志时,并不需要也不应该希望去忽略或者抛开这个实际中的因果背景。

我们还能学到什么?

丹尼特对很多深奥的哲学问题的剖析并不是“单刀直入”的正面搏击,而是用一些柔软却巧妙的迂回方式,让我们更接受诸如“自由意志”这类充满争议的大问题。一个好的思考者应该如此具有全局的,多维度的思考力。借用《三体》的流行说法,建立自己的多层思考,对平面的哲学问题同样可以进行“降维打击”。

哲学并不是用来装X的工具,科学研究的是底层的原理和实证。

而哲学告诉你意义和洞见。

- 果大


通识精读13《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

学校里给的精读书是理查德·尼斯贝特的《逻辑思维》。这本书也很好,虽然有点老,但是尼斯贝特认知三部曲中最知名的一部。

果大选书的时候也很是抉择了一番。是从方法论入手先搞清楚意向性,意志这些概念,还是更实用性一些直接上手思维工具?后者更简单,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意义。之前我们把工具比作汽车,把方法比作驾驶。方法可以指导怎么开,却不能像前者那样告诉你可以开去哪里。

这也是我觉得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的原因。

我们多数时候做事的目的很清晰,方向也明确。但人生中总会有某些时刻,你会很想知道自己的终极方向,世间运行的大道。这是工具不能告诉你的。

另外尼斯贝特是非常反对卡尼曼和平克观点的。他认为智力不是由基因决定的,而是环境,文化,教育等等后天因素。后来有学者进一步拓展他的理论,提出“成长型思维”模式。

《神雕侠侣》中老顽童最希望学到小龙女的“左右互搏术”;《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说过,伟大的头脑里能同时运行两种不同的操作系统。读书也是一样,选择立场观点截然不同的作者,一起对照着看,能给人提供更多的启发和洞见。二元论虽然过于简化和一刀切的方法论,但仍有意义。我们要学会给自己找对手。而思维上的左右互搏术能让我们更懂得谦卑,谨慎的保持平衡。

重要的不是书单,重要的也不是哪位作者大咖怎么说,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想,合上书之后,那些属于自己的洞见。

这才是读书的意义和美丽所在。

这些书也值得读:

《How we learn》

《游戏化思维》

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版图》

朱利安·巴吉尼和彼得·福斯,《简单的哲学》

朱利安·巴吉尼和彼得·福斯,《有用的哲学》

D.Q.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跃迁》,《精进》,《如何高效学习》,《深度工作》,《反脆弱》,《把时间当做朋友》,《好好学习》,《别让无效努力毁了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