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不掉的太极,是因为根太深!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德乐

戒不掉的太极,是因为根太深!

2018-02-26 太极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 | 网络

编辑 | 浅墨

水影飘花巫娜


戒不掉的太极,根在太极文化

太极文化

从古至今,薪火相传

无所不容,宁静和谐

鲜明的民族特色、浓厚的文化底蕴

辨证的养生之道、超然的运动心态

修心养性、尽性知天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意动形动、意到气到

气到劲到、劲由内换

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自然思想

..............................................................................................

太极这种迷离恍惚地看待万事万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人生态度,以及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实则包涵着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终极目的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最终达到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

综观太极拳对身型动作的要求,无一不要求“自然而然”,不可用拙力努气之说。这正是“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这一思想要求人们返朴归真、崇尚自然、要求“天人合一”,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之相合,在拳中则表现为每一动作的要求都要自然,不妄使拙力,达到“自然而为”。

中庸思想

勾勒太极拳的基本身型动作,不难发现其造型动作的“中”状态,从头到脚体现出中正不偏,自然舒畅的良好体态;从头部的不偏不倚到脊背对正,即使在身体仰俯中,也同样要求“尾闾中正”,求劲的中正,“中”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中庸》把“中”作为一种处世方法,“不偏谓之中”,“中者,天下之正道”,这“中”的含义引伸到拳术中,成为拳中的重要身型及动作要求,从太极拳身型动作中又折射出一种“中”的哲思。

阴阳思想

阴阳原本是哲学概念,《周易,系辞》上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互用,天道所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太极拳的身型动作要求充满了阴阳思想,部位之间的要求体现着阴阳思想,即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转变对立,有对背的拔,就有胸的含,有对上头的领,就有对下肩的沉,正因有了胯的开才有裆的圆,这一切都反映着一种传统的阴阳思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