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少年维特之烦恼
何者为人?他们是值得称颂的生物!可是正当他们最需要勇气的时候,为什么变得怯懦无力了呢?当他们在幸福与痛苦间沉浮、渴望和茫茫无际的宇宙融汇在一起的时候,为什么却止步不前、突然恢复理智了呢?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我年少时,就听说过的一本书,大概二三年级的样子。记得那时,小学音乐课上在学一首儿歌,叫《小小少年》。歌词我还能模糊起一部分,大概是这样的“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一年一年时光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后面应该还有很多,但这么多年过去,却是记不起来了。我对《少年维特》最初的兴趣,就因这首歌而起。只不过直到今天,二十岁了,才真的拿起来读它。时间啊,真是个有趣东西。
歌德,我过去不了解,只知道他是诗剧《浮士德》的作者。最近一段时间,有追本溯源阅读欧洲更早期文学作品的想法。从最后一本骑士小说《堂吉诃德》,到拜伦的《唐璜》,包括《浮士德》,我都希望自己能亲力阅读一下。因为我发现这些作品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实在深远,文学、哲学中经常有提及,而一无所知,显然非常影响阅读体验。由此,我决定扫清阅读障碍。今天,这本《少年维特之烦恼》算是我对歌德的“尝试”,虽然小说和诗剧不能类比,但就算是给我未来读《浮士德》做个预热吧。
本书的故事,从现代人角度看,其实不算复杂。年轻富家子维特,从城市来到城小镇,意外爱上了已订婚的女子绿蒂,几番周折后,最终殉情自杀。小说更富特色的是写作手法,歌德用书信,即维特内心独白的方式,按时间顺序向我们展示了整个故事。只在小说最后,以整理者身份,讲述了结局。这种写法,今天看来不新鲜的,但我想在18世纪应该相当新颖。读者与书中人物的距离,被拉得很近,几乎是直接触碰了人物的所思所想,使这一角色更立体。
但坦白说,这篇小说我最初是不大喜欢的,目前感触也不深。因为书中的维特,是一个那么富有激情,那么浪漫主义,为了爱情丧失掉全部理性的年轻人。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人物失真了,太戏剧化。可转念一想,维特的这些反应,不恰恰是人面对初恋时,应有的状态吗?年轻人面对爱情(当然,我现在也是年轻人),会呈现出许多青涩状态。就像书中的维特一样,因为绿蒂的一个眼神,激动万分;因为她的一句话,彻夜难免。仿佛绿蒂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全部,存在的意义。我想,多数人,在美好青春里,都有过类似体验吧。
维特时刻怀有“赤子之心”。他理想主义,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都毫不动摇,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标准。他爱自由,有思想,随性,可以因为荣誉被损害辞掉前途光明的工作;可以在餐桌上公开谈论激进的新思想;可以为了自己永远追求不到的爱情,饮弹自尽。维特是我们生命的最初状态,是在世故和圆滑侵害我们之前的那个“本我”,是我们每个人最初的“赤子之心”。
歌德在小说中,把维特刻画成一个极端形象,即:永远不向世界妥协。但相反,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做的选择往往和维特不同。为了前途光明的工作,我们选择隐忍;为了保全自己,我们紧跟主流思想,随波逐流;对无法实现的爱情,我们最终选择遗忘。维特做到了多数年轻人不敢去完成的事,最终走向的却是“毁灭”。或者说,是在认清世界的现实后,选择以死亡逃避。
这本小说中,爱情无疑是主体,但却是最浅层面。烦恼与迷茫,对年轻人而言是亘古不变的问题,世世代代历来如此。当人从理想中,走入真实生活,会面对无数冲突与矛盾,甚至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在某些情况下,理想也许会变成某种“无望追求”,就像小说中,维特对绿蒂的爱情一样。面对“无望追求”人的“赤子之心”被消磨掉,最终选择妥协。
但如同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少年维特之烦恼》,“少年”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我们不能以“理想”为名逃避生活,也绝不允许自己沉沦在俗世里,成为没有头脑的“浮萍”。和维特不同,我们应当做这样的选择。我们应该怀揣自己的“赤子心”,成为一个懂生活的人。
生活要继续,世界永远不会是最理想状态,就让这份“赤子心”成为自己的避难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