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散文

李清照的《分得知字》是古体诗吗

2019-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梧桐树边羽

分得知字 李清照

学语三十年(平仄平仄平)

缄口不求知(平仄仄平平)

谁遣好奇士(平仄仄平仄)

相逢说项斯(平平仄仄平)

观此诗格律,唯首句不合格律,仄起平收,却不入韵。这作何解释,是出律呢?还是这是一首古体诗?

出律就是古体诗,所以题主这样问是不对的。也许题主认为李清照可能是想写一首格律诗,结果没写好导致出律?

可出律就是古体诗,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而且李清照写诗本来随心。她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平平仄平仄)

死亦为鬼雄(仄仄平仄平)

至今思项羽(仄平平仄仄)

不肯过江东(仄仄仄平平)

也是不合格律的,连折腰体都算不上。

有很多朋友认为近体诗在唐朝兴起,便一统江湖,所以宋元明清的诗都应该是往近体格律诗方面靠,如果写得不合律,那就是存在问题。

其实不是这样。初唐格律体兴起之后,古体诗依然生机勃勃,并不是只有当时代的李白的歌行体。一直到今天,每个朝代中的诗歌创作,古体诗依然是主流。近体格律诗是在大众古体诗创作上的一种提纯,是一种少数派。

虽然少,但是占据了高端话语权,因为高层文人使用近体格律诗。而我们今天从小在课本中学到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大部分都是近体诗,或者李白之前的古体诗,就给我们大多数人一种误会,认为近体格律诗兴起之后,古体诗就走向了衰微。

其实古体诗和近体诗,一直都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并没有谁取代了谁,谁又消灭了谁。只是古体诗相对而言,没有格律的限制,要写得万人传诵比近体诗更难,也没有占据主要记录渠道,有很多音韵不合的古体诗就散佚了。

而近体诗作为高端文体,大都整理、保存完好。

实际上平仄格律出来之后,古体诗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古人从小就学习平仄格律,即便长大了喜欢写古体诗(不遵守四种基本平仄格律的一概划为古体诗),句子也都是律句。这样写出来的古体诗,我们称之为律古。

李清照作为宋人,写出来的自然就是律古。所以大部分句子实际上都是律句,遵守平仄或者四声韵。只不过句子之间不遵守格律诗的“对”、“黏”关系罢了。

这就是一首古体诗。不合格律但丝毫不影响诗句读起来好听,以及内容的表达。

学语三十年,缄口不求知。

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

分得知字,意思是几个朋友约诗,大家各自分配韵脚,李清照呢,分了个“知”字作韵,随口写了一首五言诗。“学语三十年,缄口不求知”,这里是自信的表达,我学会写东西三十余年,从来不到处宣扬以求名声。

“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后两句却话锋一转,什么时候来个像杨敬之一样的家伙,碰到人就说我的诗好呢?

这里化用了成语“逢人说项”的典故。出自唐·李绰《尚书故实》:杨祭酒敬之爱才,公心尝知江表之士项斯。赠诗曰:

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所以易安居士并非不求知,而是不求闻达,只求知己。

整首诗看似随意,其实将自己的才华和心气表露无遗。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分得知字》就是一首古体诗。

在这里跟点赞评论的朋友说声抱歉。因为个人喜欢简书平台的编辑器功能(随写随存),所以一直在这里压稿,但是除了每天更新一篇之外,并不看简书。而且在这里的更新频率远低于其他平台。原本打算就这么一直更新下去,但是被推送到平台内大号洗我稿的文章,投诉也没有任何反馈。就觉得很没有意思,本来就是出于简书老人的一种那么一丝丝情怀在这里发文,很多老朋友全都走了。现在这种平台做法对我们这些专心写文章的人来说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很可能某天就不再公开更新了。

在这里和一直在看我这些垃圾文字的朋友说声抱歉,虽然也可能想通了无所谓,继续每天发一篇。但是如果某一天不发了,不代表我没写,只是彻底懒得维护这边罢了。

天涯长远,山水有相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