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一只猴子
题目的猴子不是指人类祖先,而是三只不同的“孙猴子”——孙悟空,这三只猴子的在不同作品中的刻画,极具个性,全然不同,个性上虽说不同,可他们结局又如出一辙,悲剧。或许不管在原著基础上怎么改编,怎么变化,一开始注定的悲剧,那么主角就是为悲剧而生。
原著版猴子——紧箍当头,欲说还休。
《西游记》里面的猴子从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到陪唐三藏走完西天后的斗战胜佛,吴老原文中写到西行归来后唐三藏对几位徒弟的介绍:“此时八戒也不嚷茶饭,也不弄喧头;行者、沙僧个个稳重。只因道果完成,自然安静。”一种悲凉由此而生,似乎一语中的地说出了整个《西游记》最想表达的深层意义,邪恶打不过正义。任得你再顽劣不堪,或是你天生带着兽性妖气,一入佛门,佛是正,从此步步皆安静,字字皆佛语,一难一难将劣性洗涤,好一个改邪归正,师徒五人的修行戏。踏上西行路,从此便往着不逾矩的宿命前进,是空壳,离了七情六欲。那个被压了500年,困了500年的寂寞猴,终学得是识时务为俊杰。500前的记忆依旧在脑海里,才让往后所谓的改邪归正,立地成佛有了理论基础,正是指定他有错,需要改错,在妖魔鬼怪美女画皮中护得三藏周全,以此来赎罪,颇有点西方“原罪论”的意味。
管的你是法力无边闹天宫,还是打的那魑魅魍魉掌声四起,又如何。终究都将磨灭。突然想起《西游记后传》的主题曲“我欲成仙,快乐齐天,让自己对得起美丽誓言。天降我在天地之间,总有故事让后人看。”成仙后快不快乐我不知道,只是没了七情六欲的猴子谈不上是一只真的猴子。
这也说的是此时的你,“紧箍”当头,欲说还休。
你是哪一只猴子《大话西游》猴子——至少让我爱一回。
年少不知猴子悲,只识得那猴头火眼金睛如意金箍棒好霸气。待到年长时,不仅生出悲凉意,便要臆造出种种性情的猴子。大话西游的出现是让内心枯竭的西游世界重新长出一株绿芽。纵使大话西游注定也是一个悲剧。那么,此时的猴子便是有情,懂爱的猴子。这个猴子说得出:”曾经,有一份珍贵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可我没有去珍惜......“让人泪流满面的情话。也说得出:”观音大士,我开始明白你说得话了,以前我看事物是用肉眼去看。但是在我死去的一刹那,我开始用心眼去看这个世界......"的哲理。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只是让你我再刻骨铭心的爱一回。
你是哪一只猴子《悟空传》猴子——我是谁?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这才是那个有着真性情的猴头。宁你压得我500年也好,5000年也好。也管的你烧得我体无完肤,灰飞烟灭也罢。我也是那个不屈服的孙—悟—空!《悟空传》的悟空从某些角度来看,也是悲剧。这种悲较之于原著水滴石穿灵魂磨灭的悲来得更加痛快。因为,西行之路还未正式开始就已经结束,以孙悟空打死唐三藏开始,悲剧一个接一个而至,从阿瑶,到天蓬,再到卷帘。早知悲开始,就让悲早结束。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还500前的余罪,还不识时务的莫须有,还不服驯化赌局。文中的两个孙悟空,一个是失忆的猴子,一个是当年的自己,越是现在的失忆,越反感仇视当年的自己。所以,这个骗局让自己杀死自己,才是通向佛的路。所谓的正果,本身就是一场闹剧,悲凉生出幻意。不,他将不会再往没有灵魂的路走,于是,不如做个正真的孙悟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向死而生。
“如来!出来与我一战!”好一个不服输的主。
“天地生我孙悟空!”好一句震天动地。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着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这也就是当年的你,豪气万丈,跳出中规中矩。
你是哪一只猴子如果非要将三只猴子联系在一起,我好像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的个体,《悟空传》猴子是年少轻狂的自己,大话西游是为爱痴狂的自己,而原著的猴子才是正行走自轨道中的自己,拘束且不逾矩,一步一步走向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