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四大南戏与梨园戏
挖眼
梨园戏的《郑元和》是有挖眼情节的。李亚仙以挖掉自己的眼睛的方式逼促郑元和专心读书考科举。这是明代《绣襦记》才加进去,而唐代《李娃传》所无的情节。
四大南戏
《王十朋》、《刘智远》、《蒋世隆》、《孙荣》对应四大南戏。这几部南戏就体现出元代的特征,没有明代那种礼教杀人儒家说教的浓厚色彩。
《荆钗记》,在梨园戏上路流派中称作《王十朋》。中国其他剧种的《荆钗记》多类同于明代刻本,独梨园戏的《王十朋》,多了“打后母”“狗屎公替嫁”两折,其风格质朴,带有平民草根色彩,显然是保留了宋元南戏发展初期、尚未经文人加工的、那种粗糙自然的形态。明刻本中的“见母”一折,在梨园戏中称作“十朋猜”,是梨园戏官生行当的名折,但在表演手段上,却与其他戏种大相径庭,它以一个“猜”字,突出梨园戏善于细腻刻画古代人物心理的长处。
《白兔记》,在梨园戏小梨园流派中称作《刘智远》。梨园戏的《刘智远》不像明代版本《白兔记》那样,浓墨重彩地表现李三娘含辛茹苦、磨房生子的悲剧意味。而是在“井边会”一折中,极其独特地利用丑角诙谐的插科打诨,以喜剧手段,反衬出浓厚的悲剧意味,这更见宋元南戏的古朴特色。
《拜月记》,在梨园戏小梨园流派中称作《蒋世隆》。在梨园戏中,该剧的情节仅进行到蒋世隆和王瑞兰夜宿旅店,由“假夫妻”而成“真夫妻”。元明版本《拜月记》,还表现旅店离别之后、家长反对、终成眷属等情节。可见梨园戏的《蒋世隆》是该剧元代以前的古南戏版本。剧中的“宿店”一折,是梨园戏小梨园流派传统生旦戏的杰出代表。
《杀狗记》,在梨园戏上路流派中称作《孙荣》。它没有明代刻本《杀狗记》经过文人修饰、说教式表达“兄恭友悌”的主题那种浓重痕迹,而是以朴实的笔法,表现孙荣兄弟间的恩怨离合,更具明代以前南戏的古朴形态。
另外,《琵琶记》在梨园戏对应的是《蔡伯喈》。《朱买臣》全戏以对白为主,就像是话剧。
十八棚头
上路戏包含有18个剧目:《苏秦》、《苏英》、《程鹏举》、《朱文》、《朱寿昌》、《朱买臣》、《尹弘义》、《刘文龙》、《林招得》、《姜明道》、《曹彬》、《杨六使》、《王魁》、《王祥》、《王十朋》、《赵盾》、《孙荣》与《蔡伯喈》。
小梨园有16个剧目:《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朱弁》、《韩国华》、《刘智远》、《蒋世隆》、《郭华》、《葛希亮》、《杨文广》、《西祁山》、《宋祁》、《江中立》、《王昭君》、《田淑培》和《崔抒》。
下南戏包含有13个剧目:《苏秦》、《梁灏》、《吕蒙正》、《范雎》、《文武生》、《岳霖》、《刘 秀》、《刘永》、《刘大本》、《周德武》、《周怀鲁》、《百里奚》与《郑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