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读书荐书小社

读《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的对话

2019-02-19  本文已影响36人  一颗桂味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著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文|一颗桂味

你好吗?好啊。学校如何?没问题。

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在这一书信来往的专栏中,龙应台说: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01 关于十八岁

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

当龙应台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十四岁。当龙应台结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时间过日子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是高校学生了。

十八岁的时候你知道什么?

安德烈来信说,欧洲十八岁青年的生活是“性、药、摇滚乐(隐喻)”——生活有很多的乐趣、有全身心让你投入的东西、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考驾照、和朋友聚会聊天、旅游、大学入学,十八岁的少年活在当下。

我回想自己的十八岁。刚经历完高考,像了却人生一大重事。在十八岁,第一次体验到不用每天被作业考试折磨的快乐,第一次享受完全支配时间的自由。但是身边每个同学都对自己的人生一样的迷茫:以后要做什么呢?不知道。

龙应台回信说,MM的十八岁也有许多的不知道:十八岁的她,住在海边的渔村,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要分类、不知道环境污染、不知道生态破坏···

两代人的十八岁,相差甚远。前一代人不知道“将来”,后一代人连“现在”也不知道。

但是,龙应台在信中又提到,年少的贫穷和愚昧让她缺乏生活的艺术,不过时代给了她一种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她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

你们这一代的“定锚价值”是什么?终极关怀是什么?

信的落款是2004年。现在——2019年——十五年过去,老实说,作为当下的年轻人,我也答不上来。

02 关于“不同”

在写作的过程里,我们人生哲学的差异被凸显了:他把写作当“玩”,我把写作当“事”。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出现对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我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他对我嘲笑有加,我对他认真研究。

从书信来往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国家认同、生活条件、处事态度、道德观念种种,都展现了两代人的偏差。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的思维,也看到老一辈的教诲。正像龙应台说:你我之间,安德烈,是有差距的;那个差距既是时代之差,也是文化之异,甚至是阶级的分野。

我认为时代的不同是最大的不同。

前面提到MM十八岁的生活环境,是充斥着无知愚昧还有城乡不均的贫穷,在这样的时代下,城市在起步阶段,大多数国家经济在起飞,因而,未来天大地大——贫农的儿子成为“总统”、渔民的女儿成为名医、面摊小贩的儿子成为国际律师、码头工人的女儿成为大学教授、蕉农的儿子成为知名企业家···生活处处存在可能。

安德烈在信件回复说:MM,从今天排行榜的多元和分众分歧你就知道,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啊,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品味,搞自己的游戏,设定自己的对和错的标准。一切都是小小的、个人的,因为,我们的时代已经不再有“伟大”的任何特征。

我很认可安德烈的说法。我觉得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那种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抱负。在时代的潮流下,一切都是小小的。身边的同学,分散在天南海北,相聚一堂,聊的最多的是未来,更确切地说,是未来要做什么。是的,二十岁了,我们也仍没有答案。

我们的生活存在可能,却没有了那么多可能。比如说,教育也是有东西南北沿海内陆差异的,好的资源越来越集中,差的资源,同样的,也在集中。从上大学,不,从你在哪个城市、哪所中学就读的时候,很多人的命运就出现了偏差。

03 人生诘问

你说五十四岁的你,实在无法理解很快就要满二十一岁的我,脑子里想些什么,眼睛看出去看见些什么(你说这话的那个感觉,好像我们是不同的动物种类),所以,我们来彼此“专访”一下。

这本书读来最吸引我的两封信,一封是安德烈回信的《第27封信 二十一岁的世界观 》;一封是龙应台回信的《第33封信 人生诘问》。

在第27封信中,安德烈回复母亲的“十个专访安德烈问题”。包括对男女平等的看法、婚后谁带孩子的问题、你最尊敬的世界人物、“保守派”还是“自由派”、是否经历过背叛、将来想做什么、最同情什么、最近一次真正伤心的哭······

读这本书,读安德烈的文字,总会引起深深的共鸣。他曾经思考的、曾经认为的、也许现在并不再信的东西,正是我现在认可的。比如说性别平等、谁有时间就谁带孩子/做家务/煮饭、长大的人不哭。等等。

第33封信,是龙应台回复儿子提出的十大反问,包括你怎么面对自己的老、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人生最懊恼想要从头来起的一件事、最近想要揍我一顿的时候、怎么应付人们的期许、这世界你最尊敬谁、如果可以搭乘时光机你会去哪里、你恐惧什么······

龙应台的文字充满温情却又不乏智慧。这一封信,凝聚了她前半生的思考回顾,也融入了指导儿子的人生哲学。比如,在回复怎么面对他人期许一问,龙应台写道:

安德烈,一半的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另外一半的人在批判我。我有充分机会学习如何“宠辱不惊”。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说话,傻就不假装聪明。你现在明白为何我推掉几乎所有的演讲、座谈、上电视的邀请吧?我本来就没那么多知识和智能可以天天去讲。

从安德烈的十八岁到二十一岁,这一书信来往的专栏维持三年之久。龙应台说过程并不轻松,光是文字就得英文中文英文转换。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母亲通过书信走进了儿子的生活,一个儿子通过书信改变了人生观点。我们这些读者,也从中体会到母亲和儿子各自的看法和感受——龙应台与安德烈的通信,像一座灯塔,照亮了黑夜中其他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只。

这是一本适合两代人共读的书。龙应台与儿子间毫无保留的对话,是平等的对话。像安德烈所言,他、菲利普与妈妈,不像亲人,更像挚友。

但是孩子长大了,他想要独自远航;母亲只能选择放手,看那桅帆渐行渐远,只盼它乘风破浪、平安顺遂。在“人生三书”的最后一本《目送》中,你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既是“儿女”又是“母亲”对别离的双重感伤。

期待下篇读书分享吧。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