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们在一起

2022-09-10  本文已影响0人  哪有什么永恒

从十八岁离家上大学开始渐渐习惯:中秋是一个用来思念而不是用来团聚的日子。

小时候一家四口过中秋的情景,仿佛定格在脑海里,年年回放,倒衬得每个“此刻此地”的中秋,味道没那么足了。

小时候,中秋夜必定会吃菜肉粥——暖暖的一碗香气扑鼻,是由腹而心的慰藉。

然后小方桌小板凳在阳台上摆开,四个人围着月饼和各色水果团团坐,举头望明月,低下头来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人间的絮语。

这实在是没什么特别,又仿佛最特别,说不上为什么。

也许是那种静谧安宁的氛围?也许是年年伴在爸妈身边也被爸妈年年伴着的安全感?

如此朴素的家庭仪式被我记了好多年,却再也不曾在中秋夜吃过一碗菜肉粥了。

今年中秋适逢教师节。

我给生命中影响最大的三位恩师发送了祝福,却总觉得心中有未尽之意。

举头望向那枚升起在城市上空的圆月,忽然意识到:我也想对爸爸妈妈说声感谢。

爸爸妈妈是我最初的人生导师。

虽然我的前半生都在致力于“翅膀硬了我要远远单飞”,虽然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对爸妈都有挑剔抱怨,虽然我的爸爸妈妈只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心性与缺点……

可是毫无疑问,他们是我生命中当之无愧的优秀导师,年岁越长,我越能清晰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我的时间观念,是爸爸妈妈从小严格要求建立起来的。从小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当了老师,对于遵守时限并不感觉辛苦。

我的是非观念,是受爸爸妈妈言传身教建立起来的。

如何律己,怎样待人,划下并牢牢守住那条人生底线、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在无数个故事中,在日常鲜活的场景里,爸爸妈妈为我演示了一遍又一遍。

我的爸爸妈妈固然是普通人,可他们是坦坦荡荡的普通人,不愧天地本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的意志力,是爸爸妈妈从小训练培养的。

虽然仍不免偷懒、拖延,但是无论年龄或境况如何,我的心不允许自己懈怠。

爸爸妈妈七十多岁了,精研古董精修太极数十年,心里有火焰,双目有神采,日日勤习不辍,以为至乐。

我喜欢自己投注精力与辛劳的事情,不以耕耘为苦,不喜取巧投机,这是家庭传统。

多年离家求学、工作、定居,南北千里相隔,我和爸爸妈妈之间亲密相处的时间很少,更无嵌入彼此生活的机会。

可是随着年岁渐长、理解日深,我对爸爸妈妈有了更多的敬重与懂得。

中秋节与教师节重叠在同一天,仿佛别有深意——

一个家庭,不是只要齐齐整整团团围坐在圆月下就算圆满,也不必因关山阻隔不得团聚而有所憾恨:我说我们在一起,是真的在一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