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可 | 不独立,足以毁掉一个努力的孩子!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小笑话。
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又被妈妈骂是一只笨鸟。
孩子不服气地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努力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妈妈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这个让人哈哈一笑的笑话背后,却折射了一个在中国普遍的教育现象。
中国的父母普遍喜欢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交给孩子完成,不断的期许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度的压榨孩子,按照大人的标准培养孩子,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你还记得2008年在奥运会舞台上演唱的孩子——林妙可吗?我想看过08年奥运会的人都不会忘记。
可是在最近两年,林妙可出现在观众面前最热门的消息是——北电被拒、中央音乐学院被拒、上戏被拒……
其中最受网友诟病的是——18岁的林妙可在艺考前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眼神飘忽,摇头晃脑。
视频一出便引起广大网友争论:谄媚娇气、太假太作,让人十分不舒服。
大家都说林妙可太装,但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她既往的照片和视频就会发现,这一标志性的歪头动作从未变过。
这套卖萌的动作,大概是被她的家人精心设计过的,只是形成了习惯,再也改变不了。
她的思维,始终还是当年的那个少女。她天真的以为,这就是最美的。
与其说林妙可“作”,不如说这是她在她的生活环境里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生存方式。
在一味的讨好和察言观色中早早成熟,其实看似早熟的人通常都晚熟,他们跳过了与同龄人融合的阶段,过早进入到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中。
他们努力模仿着大人的形态和语态,去寻求他们的认可,却慢慢迷失了自我。
这种失去自我,最大恶果就是令孩子失去创造力与独立性:
在她16岁参加的一场去澳洲做交换生的真人秀中,
她完全不像一个见过大场面的孩子,只会问对方一个小学式的“你最喜欢的颜色”的问题。
紧接着就是无话可说
▼
而在学校音乐课上,接到让自己作曲的要求,她当场就认定自己做不到,慌张的快哭了。
▼
即使是在在国内自己的学校里,她也是个胆怯与人沟通的内向孩子。
▼
一个人言行总和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关系。
网友指责林妙可父母太过爱财,所以才毁掉自己的女儿。但从林的父母的采访记录上看,他们和任何父母一样,不过爱女心切,想要让女儿未来更好。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缺了长远眼光,又操之过急。
林妙可的母亲刘喆39岁才生下她,对林妙可一直寄予厚望,也正是她一手打造了林妙可的星路。
她爱自己的女儿,只是不懂为女儿规划却还要掌控更多。
她没有给妙可请专业的经纪人团队,反而自己一手控制了妙可所有演出活动。
13岁酒吧献唱14岁为不孕不育医院站台,母亲在不专业让妙可的负面新闻日益增多。
妙可和我特别亲,起码到现在都是这样,她什么话都跟我说,手机密码我有,她的微信我可以看,就是所有的事情,她跟我没有秘密。
——林妙可母亲接受《人物》采访
在妙可的成长道路上,她的妈妈一直牢牢地牵引着,指导着孩子的成长之路,过度的保护以至于林妙可初三才会自己过马路,去隔壁班借本书都不敢。
九岁的林妙可老练,沉稳,世故,宛如一个小大人。可是一转眼,她十八岁了,思维仍停留在九岁。
她失去了一整段童年,却无法真正地走进成年。
网上对林妙可的负面评价铺天盖地,很意外的是,跟她同校的同学说:
她是个很努力的女孩。
▲林妙可跟著名硬币书法家学书法
在知乎上有个提问让大家评价林妙可,其中有一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它是林妙可的同校校友写的。
操练认真,从不缺席
▼
勤学好闻,不怕吃苦
▼
林妙可除了唱歌表演,她是多才多艺,从小就学习绘画、弹琴和书法,在初中的书法比赛拿过奖,尽管成绩不理想,但她学习认真又努力。
5月份她在甘孜拍那个红军戏,叫《勇士》,演一个小要饭的。
甘孜那个地方很湿,她被虫子咬得满腿的毒包,密密麻麻的,看到她发的照片那真是心里受不了,她就一直说妈妈没事儿,从来不叫苦叫累。
学习的事她都自己处理,有次她拍完戏回来,早晨4点钟爬起来复习,5点多我看她就在那给老师发微信,我说妙可你这一大早的就打扰老师好吗?
她说嘿嘿妈妈,你看老师也起得够早的,这不马上就回我了。
——林妙可母亲接受《人物》采访
很多人都去指责这个女生的“造作”,家庭教育的错失,却没有人关心这个女孩其实也和我们一样努力地想改变自己。
提到林妙可,免不了也提一提当年那个小姑娘——杨沛宜。
原本那个站在舞台上、接受万众瞩目的人是她,却因外貌不够甜美而成为了声替。
很可惜吗?我看未必。
奥运会过后,相对林妙可频频出现在媒体上,杨沛宜的父亲执意让孩子淡出大众视野,专研自己喜欢的音乐,过属于她这个年龄应有的生活。
正如杨父在采访中所说:
“我当然知道杨沛宜的未来有无数的可能,但她现在需要过她的15岁的暑假”。
真好。
每一朵花,都有她开放的固有周期,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情,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早熟的人并不是真的成熟,他们只是被过早地催熟了。就像那些打了催熟剂的草莓,匆匆拿到市场上叫卖,娇艳欲滴,咬一口,全是生涩。
中国的家长总是太着急,把自己的出头梦加在孩子身上。
他们按照成人世界的规则,把孩子塑造成讨全世界喜欢的样子,而不去考虑适不适合,孩子喜不喜欢。
他们似乎忘了: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