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文章的一个现象,两个原因,五个建议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0284/27b07e464e758cc4.jpg)
你是不是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
引经据典,字斟句酌,耗费心血,阐述阅世之“道”,教人怎么去识人识物,稍有篇幅,市井粗话少些,加上标题使用再老实点,那么,你的文章点开率会少得可怜。
假如,避开讲“道”,从“术”上做文章,引入具体场景,稍微有点情节,用小学生作文的语言,哪怕稍微粗野些,以能通过审核为底线,标题拟得招人点,那也许点开读的人数让你想不到,还会有出你预料的点赞和评论,还会涨粉儿,还会有小钱到账。
想过为什么吗?
一是,人懒。
过去吃瓜子,咬开口,剥皮,很自然,觉得合情合理。
现在超市卖的是经过加工去皮,精美小包装款式的,吃的方便,还不用收拾瓜子皮。
谁还非得去买带皮的大包装瓜子?
原因就是去了皮的小包装瓜子,成全了人的懒。
“你想让我思考以后,自己悟出道理,太麻烦,我没那闲工夫,没看到我正在忙着刷手机吗?”
“你想说啥,痛快点,直接了当点。别让我费心思烧脑。”
二是,对讲道理过敏。
反对别人好为人师,这可以理解。
但是,好多时候是过于唯我独尊,排斥别人的善意教导。
不管你说的有无道理,就是不爱听,哪怕你说得头头是道,也依然不屑。
况且,你的文章再“文化”点,就更反感了。
“我要是想深刻研究,那就去看大厚本著作了,谁看你这`豆腐块’”。
孰是孰非,这里不妄加评论。
但是有一点启发,值得写文章搞价值输出的人明确认知:你的文章是写给谁看的,这一点必须清醒认知。
你写文章为的是表达,输出知识情感价值,那么,人爱看,好多人爱看,才是硬道理,也才能实现你文章的价值。
无论如何,你得尊重读者。
1,人家就想吃清水面,你就不要费尽心思地去搞炸酱。
意思是说要注意共情。
2,人家有自己的情感倾向,你就别面对面劝导。你立场观点鲜明,当代言人,那他会举双手赞成,给你呐喊助威。
也就是说要感同身受。
3,引经据典,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推崇,那只能是知识修养相当的人,才能理解,共识。
“你说的那个大人物,我不认识,他咋想的、说啥了,我哪知道;你讲的那个典故,我没听说过,不知道啥意思;跟我说这些,有用吗?”
启示写文章的人,珍贵的思想也寓于适合的载体。
4,“你想说啥,用你的嘴说,说我能明白的话,粗话俗话都是话,至少听着能让人搞明白。”
也就是传播思想要先求明白,再求提升。
5,说话拣要紧的说,时间有限。
这里的意思就是该适应快节奏。写文章不但不能注水,而且要干货干货再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