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正直忠勇的范仲淹

2023-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f57b42734ec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耳熟能详的名句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出了范仲淹胸怀天下,“先忧后乐”的精神。

苏轼曾评价范仲淹说:“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

范仲淹

范仲淹是宋代士大夫的典范,他以国家兴盛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为己任,是宋代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在政治上,他正色敢言,推行政治改革;在军事上,提出针对性的战略方针,改变了西北前线的不利局势;在文学上,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高风亮节、正直敢言的一代文臣范仲淹。

1.    身世坎坷,苦读改变命运

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于江苏吴县,字希文。父亲在他两岁时去世,后来母亲因为生活艰难、无所依靠,带着他改嫁到山东长山。范仲淹随继父姓氏,改名为朱说(yuè)。

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较为特殊,统治阶层曾对唐朝的兴衰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吸取相关经验,形成了以文为贵,由士大夫协助治理天下的政治环境。

宋朝的科举制度消除了门第的限制,这为像范仲淹这些下层知识分子和寒门学子打开了踏入仕途的方便之门。

范仲淹在年少时,便有为相或为良医的志向,只因这两个志向都能实现为国为民的抱负。身处在重文轻武的时代,更是增加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决心,这也是他苦读诗书的原因。

公元1009年,范仲淹曾在长白山醴(lǐ)泉寺研学,度过了三年贫苦的读书生活。后来,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他决定告别母亲,到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求学。这期间,他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心无旁骛,一心想要及第。

在几年的求学时光里,范仲淹常常吃不上干饭,只能喝粥来充饥。曾经有一位同学看到范仲淹学习的刻苦和生活的艰苦,给他带来准备好的饭菜,却被范仲淹婉拒。在范仲淹看来,习惯了吃粥,一旦品尝过可口的饭菜,再来吃粥的话就难以忍受苦难,所以他严格要求自己不可懈怠。

公元1014年正月,真宗为朝拜圣祖殿来到了应天府。众多百姓停下手上的活计,纷纷前去凑热闹,一睹圣颜。在应天学院的众多学子也不例外,而只有范仲淹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专心于读书。

元代范仲淹画像

曾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去街上看看圣上的真容,范仲淹回答他说:“皇帝将来总是能见到的,不急在这一时。”由此可见他对及第之心的那份笃定和自信。

因为有坚定的目标和理想抱负,即使求学过程再艰苦,生活再艰难,范仲淹也从来没有抱怨过。

正是有这段艰苦又坚定的求学路,让他如愿走上仕途之道。

公元1015年,苦读多年的范仲淹在27岁时以朱说(yuè)的名字进士及第,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事,掌管诉讼审讯之事。并在公元1017年,上奏朝廷请求恢复宗姓。

2.    屡次直言被贬,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任职官场近35年,他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的性格,既深得仁宗的信任和重用,同时也让他多次被贬。

仁宗从12岁登基到18岁,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刘太后手中。

公元1029年,太后想让仁宗在冬至日率领众臣为她祝寿,范仲淹为维护君主的权力和统治秩序,公然上疏指责太后违反制度,说“皇帝乃是一国之君,如今却与百官在同列,这有损国君的体面和威严”。

之后,范仲淹又上疏请求太后归还政权。这是刘太后垂帘听政以来第一次收到要求其归还政权的上疏,这些奏疏虽然没有被受理,但对刘太后造成了一定的舆情压力,让刘太后很不高兴。

范仲淹苏州石刻像

范仲淹知道自己的这个举动得罪了掌权的太后及当朝的保守势力,担心会因此遭到打压,便主动要求离开京城。在公元1030年,范仲淹被外放为河中府通判。

虽然范仲淹被贬至河中府,但他敢于公然维护政权、直言上疏的行为,给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极大的好感。

公元1033年,刘太后去世,仁宗亲政。他首先召回了那些因直言劝谏太后归还政权而被贬或下放的忠臣,范仲淹也被召回京,任职言官右司谏。

仁宗掌权后,范仲淹依然保持实事求是、正直不阿的行事作风。

那一年,仁宗想要废后,一些趋炎附势及对皇后颇有怨言的官员纷纷附和,而作为负责给皇上和朝廷提出有效意见的范仲淹等谏官们,却持反对意见。

但仁宗不仅拒收言官们上疏的相关奏章,还在废后的诏书下达后,将范仲淹等大部分言官贬出京。

公元1034年,范仲淹被贬至睦州,也就是现在的杭州。这段时期也是范仲淹创作的高峰时期,《潇洒同陆军十绝》《留题方干处士旧居》等诗词名篇均写于这个时期。虽然被贬,但他丝毫没有颓废失意的消沉之气,而是句句体现潇洒、豁达的心境。

不久因苏州水灾严重,范仲淹前往苏州赴任。范仲淹到任后,观察苏州地势和河道走势,招募无业游民将周围的受阻的河道打通,把河流引入大海,有效地治理了水灾。

此外,他还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甚至捐出自己的南园宅基地用于建造学校。

范仲淹虽然被贬,但他的尽职尽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让仁宗难以忘怀。在公元1035年,范仲淹被召回京。

第二年,范仲淹就朝廷用人的掌权问题进谏,与当朝丞相吕夷简发生争执。同年,他又因反对迁都洛阳与吕相意见相悖,导致两人的矛盾激增。

之后吕相以范仲淹“越职言事、引荐朋党、离间君臣”为回击,使得范仲淹被贬至饶州。

友人梅尧臣为范仲淹抱不平,同时又劝他少说话。范仲淹坚定自己尽忠职守、直言进谏的为官之道,回复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因直言上疏而被贬多次,他每到一处都能急百姓所急,为君分忧。他并没有因为被贬而放弃自己的初衷,坚持着“先忧后乐”的政治精神。

3.    武能定国,高风亮节,是文人榜样

范仲淹虽然是位文官,但他在战事上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毫不逊色。

公元1038年10月,西夏首领李元昊正式立国称帝,国号大夏,对北宋发起战争。

而此时的北宋以文为主,在军事方面早已懈怠,双方实力悬殊,“三川口之战”宋朝不敌西夏战败。

于是,皇帝对朝廷和西北防线进行调整和布局,对当时的西北主帅做降职处理,任命韩琦等掌管前线防务,之后韩琦又向朝廷举荐范仲淹到前线一起作战。

公元1040年,范仲淹到前线后,针对关中这个易被攻击的突破口和西夏可能采用逐个击破的作战方式,他提出以防御为主、伺机反击的战略方针。

范仲淹还临危请命,主动请求担任延州长官,针对延州的军队士气低迷、民情匮乏的情况,分别提出了应对措施。

古画《范仲淹像》

在军事上,他主张对军队的编制进行整顿,淘汰年龄大、体弱的士兵,择取一万八千名精兵,分成六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并让部分人练习兵器的使用,以提高军队的综合作战实力。同时,整治那些弄虚作假、不做实事的将官,在整体上提升了军队面貌和风气。

在战略上,他提出在时机合适时,主动出击。他下令修复并建设众多城寨,以抵抗敌军的侵犯,为作战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在民情上,他带领百姓在修复和建设的城寨里,开垦荒地,招商入城,恢复生产。还在鄜城建营房、仓储、住房,减轻百姓的税收负担,稳定民心。

范仲淹在镇守边塞期间,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作《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既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对将士们的怜悯,更多地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范仲淹在西北前线仅任职3年,他针对军队和战事的现状,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加强了边防和军队的建设,为保家卫国做出了极大贡献。

结尾

范仲淹一生劳碌奔忙,晚年因疾病缠身,无法处理政务,便主动向皇上提出要到安静的地方养病。

公元1052年,范仲淹在赴任颍(yĬng)州的途中,病逝于徐州,享年64岁。

宋代理学家朱熹评价范仲淹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回顾范仲淹的一生,作为言官,他直抒己见,屡次上疏,身体力行地实践自己的政治理念;在军事上,他审时度势,提出针对性战略方针,加强军事建设。

此外,他还注重教育和擅于发掘人才,真正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的仕途经历过起起落落,但不论是身处高位还是低谷,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公正廉明,为百姓服务。他兢兢业业、敢于担当的精神,是后人的榜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