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散文青春

《高中》

2018-07-14  本文已影响242人  白牧白
高三

高中

放假一个多月后,实在闲的无聊,我决定追忆我的高中生活,借以刺激神经以及保持一份能分清好坏和自我意识的能力。

首先,三年前,我和一批初中毕业生怀着一份固有的对未来的恐惧,或者说对高中的恐惧,“被迫”的进入了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这个全称是很久之后才知道和使用的,效果不错,很能凸现学校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能在某种程度上凸现自己些什么,总之好用,谁用谁知道)说这份恐惧是固有,实际上或是因为入校之前外界施加的某些压力,提前让我们知道了高中它“不好玩”。

说实话,高考过后,高中的大部分记忆都理所当然的被渐渐删除,因为日复一日的重复的枯燥时光不太应该被记住,也记不住。高中与我而言,就是一段时间。

让人觉得累的并不是繁重的学业,相反,我觉得即使是高三也没有别人所说,或者自己原本想象的那么夸张,真的非常平淡,平淡到雷同日复一日枯燥的日常。

当然,时间不白流,多多少少总在某些方面有记忆点。于我而言,这段时间,对我影响极大。好吧,与其说被时间影响,更准确的应该是被自我意识影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二换了部分任课老师,以前的语文课就像死水一潭,毫无意义。当然,那之后的语文课也不会突然改变,只是教师换了,自然气氛,环境,内容都不一样。

人到某一个时间会突然醒来,突然看见自己。我开始了在积累本上写周记,那一次的评语让我倍受鼓舞,之后的每一次周记,我都用心去原创,真的,每一篇都用心,重要的是,原创。这样,我枯燥的高中生活有了一个精神上的新领域。我接触到了余华,龙应台,韩寒的作品,我开始慢慢的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可以说,我醒了。我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自己,而免受惯性成活的支配。

其次,不满。高中学业摧残人的成长。你也许觉得夸张,我以一个高三毕业生的视角看到的告诉你,不少人变得木然,冷漠,浮夸。总之不正常,随处可见,绝不是一个十多岁的学生应该的自然表现。高中就是一段时光,你要是非说是锻炼,实际上就是摧残的美化。难道你真的不信,大多数人这辈子不想再接触数学或者英语或者物理或者化学等某一类或者几类学科。是真的,再也不想见到,因为它们对我们的心理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震荡。为何会这样?那你得问现在的教育了,你要说是无法改变的现状,那没办法,活该?

然后,疑问。为什么学校英语组会发明英语周练抄写这种毫无意义的东西来浪费时间?说好的分秒必争呢?为什么会有国旗下讲话这种毫无价值的套路式发言?就真的没人察觉到它的垃圾程度吗?还有,难道在学校就真的没有人能管得了教师了吗?教师就能以关怀的名义想干嘛干嘛了吗?学校搞校长接待日,学生提的意见能不能落实?领导干嘛去了?等等等等。最后,学校以及那些能不能尽量收敛嘴脸,学生长这么大还是能看懂是非的。不全是木头人和智障。

真的这么糟糕吗?可能更糟。那为什么很多人说还好?惯性成活,这里我不多说。

总之毕业了,曾经最有用的知识,差不多都进了垃圾箱,曾经最没用的课外闲杂,差不多都会在今后的人生中给予启迪和感悟。我唯一庆幸,我在这段时间里没有被彻底改造和征服,反而有了自我意识。

谈到这,如不理解或有强烈反对意见绝对正常。不过,本人,不妥协,不致谢,不吸收。

相信我,没几个人会认真看完,我又不是韩寒,对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