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忤合第一讲:活着,有价值的活着,怎么做更靠谱?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44人  心悦同舟11

朱熹有首诗《春日》内容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有句话是十里春风不如你,一起在春天里,感受和讨论忤合的第一段。有人说,不是春风十里吗,不是表达的爱慕吗?春日这首诗写的游春吗?不是,主要是赞美圣人之道的,圣人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到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讨论。春风十里,是爱慕,十里春风 ,是一起让这段无孔不入,我们一起参与其中,把其中的价值传到大江南北。

我们一起看忤合,忤合内容结构和飞钳写作方式很雷同,个人觉得和后面的揣摩篇,权谋篇一样,这篇和飞钳是姊妹篇。飞钳侧重于对方,忤合侧重于另一方,或者说自己

对于忤合有了整体认识后,详细看第一段。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 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让我们用爱慕的态度,借春风欣赏忤合的美景,一起看第一句。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

我们耳熟能详的计谋,计划,如何更有效,根基在哪里

计划、计谋需要重视,不仅要有,不要因为赶不上变化就不计划,而且还要适合,变化中,尤其是结合大趋势,当前实际形势,不脱离实际同时要灵活,谨慎调整。毕竟,处在变化之中,趋势把控好了,计划更有针对性。

举例,年龄到了谈婚论嫁,计划里是否有这个谈恋爱,结婚的很重要的一项?到了快毕业的一年,半年,是否开始了职业规划并且结合了实际?年过去十天了,是否新的一年计划明确了?

结合趋势反反合合,计划起来吧,计谋起来吧,很现实的根基。继续第二句。

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

第一句的趋合倍反什么鬼?就是第二句的化转环属,各有形势。计有适合是什么?反复相求,因事为制。

在趋势变化中,这几句很重要:合就是合,反就是反,合里有反,反里有合,在不断转化,反复相求

计谋,脱离实际,就是在纸上谈兵。计谋、计划把形表现出来,就是制定一系列的行动,事情,这样就展示在了生活中

举例,打算新的一年,收入为多少万。明确以后,打算反复做什么事情接近这个数字;打算学习什么新的技能便于财源广进,接近这个数字;做的事项制定一下,罗列一下,这样这多少万似乎已经看到,感觉到了。并且在形势下,有形,不脱离实际。在变化中也许会发现更多赚钱的途径,收入多少万,越来越靠谱、轻松。也许制定的时候觉得不靠谱,实际却很容易。

只要敢要,这个世界也许不会吝啬,更慷慨在合反中。一起看第三句。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

是否前面很多关于圣人的内容就有些疑问?“圣人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事之危也,圣人独保其身。”“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等。

为什么圣人把自己那么当回事,能当隐士,能建功立业,不管怎么变,就是活着,好好活,活下去

长远来说,暂时时期不好,而不是一辈子时期不好。实际来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活着是有任务的、有价值的和有计划的。自我实现追求同时,不被世道所累,能屈能伸不丢人,为了更好的提现自己的存在感,为现实做点靠谱的事

活着,在趋势中,现实变化中,任务从哪些方面提显价值?五个方面,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底线依然是趋利避害,终恶始善。继续下一句:

必因事 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什么是事物之会?实情,就是事物的分分合合,分分合合中有一些关键点。眼里有事,也有物。就是事,结合哪些物,怎么结合,分离哪些物,怎么分离,更容易办成,实现计划,计谋。而不是遇到事情了,干着急。

什么是天时之宜?天和时,就是环境,很现实的环境,可大可小,结合事,相关最重要。出力放在相关上、重点上,不要做没用功。这就是宜。举例,在三国演义中我有一段这样模糊地记忆,诸葛亮在一次战役中,眼看就要把对方吃掉,结果一场雨发生了转机。天时,千算万算计谋那么周全,一场雨让诸葛亮实在瘦不了。

这就是事、物、天、时,紧接着就是人。毕竟,事是人主导、计划、计谋的,在趋势形势下。先知,为众生先,是不是有轨迹可循,怎么入手?就是事物天时人。知道多少同时转化多少,相互之间就会决定先知的质量。举例,有些人下棋看一步,有的看三步,有的看七步,每一看,都是知,都是化。

练习:

1.我们可以做先知吗?

2.圣人为什么把活着那么当回事?

3.计谋如何更有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