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女儿
天气渐凉,这场秋雨来得及时,冷得陡然,还没有准备迎接冬天的温度,早晨起来,穿着棉衣也感受不到暖。
儿子还要骑电动车上学,我说今天没事,可以开车送他,他特别惊讶:“你今天不用上班?我可不可以中午回来吃饭?”当我回答他,我只不过是今天上午有事,下午还要回江左上班的时候,看得出他脸上的失落。
觉得对不住孩子,在他需要陪伴的日子,我不能与他同行。工作需要埋藏太多的无奈!
路上遇见许多穿着各色校服,骑着电动车的孩子们,心想,如果他们都是步行,我可以来回穿梭,让他们不经受风吹雨淋。经过他们身边,我尽量把车速放到最低,不让雨泥溅落到他们干净的校服上,始终觉得最漂亮的衣服,总是校服。
所以,日常10分钟的路程,今天早上走了15分钟。
学校门口熙熙攘攘,超市早已人头攒动,路边的小吃摊儿围满了高矮胖瘦的孩子们。摊贩熟练的技术,一个一个打发走一波又一波的孩子,我吃过的、没吃过的早餐应有尽有,可以吃的、不可以吃的大人眼中所谓“垃圾食品”也有,他们吃的津津有味、填饱肚子就好,没有什么可不可以吃,有没有营养。因为,天还没有亮。
儿子下车后,习惯地交代那句他耳朵生茧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啊”!他没有应我,径直下了车,就给我一个背影。
不值过调头了,围着路转一个圈和原路返回路程差不多,学校门口已经车满为患,还是不要堵塞交通,上课要点名,不能因为自己调头,让别家孩子等着过马路而迟到。学校往南50米就是红绿灯路口,我只需左转就行,但对面的来车占满了左转道,我就打开转向灯,静静等候着他们北行。还好,没怎么堵,我也只是等了一分钟左右,就驶入了左转道。这时候,上学的孩子多了起来,都从停着的车前方穿过,恰好红灯,一切井然有序。
绿灯亮起,准备启动车辆,可左前方有仨个小姑娘,没有打伞,看见前面车动了,就犹豫了一下,跨出去一步又折返,让我车先走。我摇下车窗,摆摆手,示意她们先过,她们仨迟疑了一下,从我的车前穿过,而直行道上的车丝毫没有让行的意思,她们只好又停了一下,等直行车越过她们,她仨才慌忙奔向学校。
而我的车后面至少有三辆车,车喇叭齐鸣,因为,我听出来了三种不同的喇叭声。不是那种短促的提醒声,而是一直按下去不停地响,似乎是我不行车,喇叭就没有停息的意思。
我赶忙往前挪动,可斑马线上还有孩子们,我不得不又停了下来,车后的喇叭声连绵不绝,我意志坚定,等孩子们全部通过,我才转弯。
我驶向人民大街,我想身后的车,都是送孩子的吧?如果我让行的是他们的女儿,他们还会不会用喇叭声来提醒我一下绿灯亮了?如果我在斑马线外等候的是他们的孩子穿过马路,他们还会不会用“高音喇叭”来催促我?
我觉得,我让行的是女儿,是孩子,是未来,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