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论语》Day42

2020-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窗外阳光
每天读《论语》Day42

这一篇有点意思,有极强的画面感。如果看过周润发版本的《孔子》,相信大家印象会更深刻。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简译:王孙贾问道:“‘与其巴结房屋里西南角的主神,宁可巴结灶君司命,’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道:“不对;若是得罪了上天,祈祷也没用。

1.奥指主神,灶指灶神。主神的地位当然大于灶神,但灶王爷可以保你温饱不饿肚子。这里的故事背景交代一下。当时孔子在卫国,卫灵公对他很好,很想起用他。卫灵公宠爱他的夫人南子,南子很有才华,却品行不端。即想孔子想得到重用就得示好于南子。这里的“奥”比喻为卫灵公,而“灶”指得是他的夫人南子。

2.历史上孔子确实去见了南子,也引起他的不少学生的反对 。所以这里王孙贾来问话有两种解释:一说他借用这句话来讽刺孔子的现实派作风。二说王孙贾借用这句话来讨教孔子关于走“正道”和“偏道”的看法和意见。

《孔子》剧照

3.我觉得不管取何种解读。孔子的答案都是一身正气,相当给力。他肯定的说:不能这样。如果有违背天理,再怎么祈祷也没有用。强调为官做人都得走正道。

4.但是孔子的这种解读真得站得住脚吗?我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每个人都渴望诗和远方,最后却不得不面对眼前的苟且。再通俗一点就是人得先生存再求发展。其实孔子去南子又何尝不是一种曲线救国,并没有真得谄媚于南子。所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

5. 而后面的“天”即天道,强调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要务本。在这个基础上无论我们求得是理想,还是屈就于现实,我想都不会有违天理。

6.现代社会,每个人活着都得很用力。倘若有机会让别人更快的发现你的闪光点和潜力,还是要争取的。谓的正道与偏道,我的理解是在不伤害他人与自己、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又何来的正途与偏门。只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而已。

要知道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了全部力气,所以有时灶王爷或许对他们更有现实意义。

学习笔记

关于转载问题,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坚持码字的我又回来了~~

欢迎大家来此小憩~~

每天读《论语》现在坚持在做一件小事

《那些遭受过童年逆境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樊登读书最触动我的一本书

《夏摩山谷:一场关于前世今生的遇见》庆山最新作品书评

《人物|安妮宝贝:陪我走过的那些岁月》我写作路上的引路人

《简年4:给闺蜜——让生活变得简单和幸福的几条建议》简书首页推荐

《李宗盛对谁用情最深》简书首页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