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不成还是点睛之笔?
〈画虎类犬〉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画虎类犬的败笔马援将军曾写信给他的侄子,希望他能多注意听听别人的过失,并学学别人的长处。他在信中说:“龙伯高是一个敦厚、谨慎的人,我希望你们能效法他的品性;而杜季长的为人,豪侠好义,我却不愿意你们去仿效他。……”为什么马援不希望侄子们仿效豪侠好义的人呢?原来,如果学不成龙伯高,仍然可以成为一个谨慎的人,就像刻鹄不成,刻出一只骛来,也可以说是刻成相类似的飞鸟。但是,如果学不成杜季常,就容易成为一个轻浮的人,就像想画一只老虎,结果却会画出一只狗来,完全会变成不同性质的兽类。
“画虎类犬”这句成语,就是出自马援写给侄儿的这封信。因为,虎是兽类中的权威者,一般的野兽都很怕它,而狗却是卑劣的兽类,只晓得摇头摆尾的向人乞怜,所以后人便用“画虎类犬”来讥笑一个人不能自立风格,只知道模仿他人,却得到相反的效果。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画龙点睛的关键传说古时候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他画龙画得特别好。
有一次,他在金陵(现在南京)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巨龙,那龙画得活灵活现,非常逼真,只是都没有眼睛。人们问张僧繇:“为什么不把眼睛画出来。”他说:“眼睛可不能轻易画呀!一画了,龙就会腾空飞走的!”大家听了,谁也不信,都认为他在说大话。后来,经不起人们一再请求,张僧繇只好答应把龙的眼睛画出来。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刚刚点出第二条龙的眼睛,突然刮起了大风,顷刻间电闪雷鸣。两条巨龙转动着光芒四射的眼睛冲天而起,腾空而去。围观的人,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对张僧繇更佩服了。
成语“画龙点睛”就是从这个传说中来的。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写作、讲话时,在关键性的地方用上一两句精辟的语言来点明含义,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这种手法也称为“点睛”之笔。
那,何为关键之处?
简单举个例子,是我之前在书上看到的:有个公司因为一台电机出现故障而停产,于是请了一位电机工程师前来修理。那位工程师在电机旁边待了三天三夜,最后在那个出现故障的电机的某个部位用粉笔画了一道。在这个工程师的指导下,维修人员把这里打开修理,机器很快恢复了正常。事后,那位工程师向公司要1万美元作为酬金。公司对这么多的酬金表示很难接受,对那位工程师讲:“你只画了一道,怎么会值1万美元?”
那位工程师认真地说道:“随手画一道只需要支付1美元,而知道在哪个关键部位去画,却需要支付999美元。”
何为关键之处我是蛮认同这位工程师所说的话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事情的关键点,这就是做事效率高低的关键所在。如果找到了事情的关键点,对症下药,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再举个例子,是同为成语的「刻舟求剑」,相信大家都知道。原文是: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通常这个成语被人们用于批判做事不知进退,墨守成规,不懂得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处理事情。但是在我看来,其实也正是没有抓到事物的关键,关键是掉下去的位置吗?当然不是,是船在动水在流。上岸当然没有剑。
刻舟求剑的迂腐其实成功者并非比我们更擅长做好每件事,而是更善于抓住关键。
(MilkCynthia)一个生活的冷静观察者,专注于有温度的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