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线上课程学习分享 # day 86
育儿线上课程学习分享# day 86
为什么孩子打人,这才是正确方案 (3-6岁|行为管理)下
改变孩子攻击别人的3个阶段
预防阶段
主要说的是减少孩子攻击行为的模仿,家长长期的让低龄的小朋友看电视的方式来打发时间,但又没有严格的甄别电视节目的内容,小朋友在很多争斗性的卡通片中,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攻击行为,然后会在现实中迫不及待的来实践这些技能,所以打人、推人、扔东西就不再奇怪了;另外,家庭成员也不要有发泄式的扔东西行为;家长要多注意自己的行为。
改善阶段
如果小朋友已经出现了打人等攻击性行为,那我们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手段;1.郑重其事的制止;2.让孩子理解攻击的后果与被攻击人的情绪;3.重新模拟这个过程,并且讨论下一次应该怎样做
心理学家如何做?用语言提醒他,郑重其事告诉他不可以,然后看着他的眼睛,认真的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要确保让孩子知道这个事情很严重,是在认真的听你说话;年龄稍大的孩子,父母可以问小朋友:“你觉得为什么不可以打人”?并且和他讨论事情的后果,下一次应该怎么做;然后让孩子重新演示一下刚才的情况,然后再再孩子身上演示一下,让他感觉到这并不舒服,当然要注意力度,并不是要用很大力气来打孩子,而主要是用严肃的表情和认真的态度来震慑住他们;另外,当孩子把东西往家长身上扔,家长要学会演戏,装作捂着脸,一副很伤心,生闷气的表情,嘴上说痛,期间要偷偷的官擦孩子的表情,一直要演到孩子流露出孩子担心或者害怕的表情,主动来触碰家长,或者主动想和家长交流,在事实的告诉他之前的行为对家长造成的伤害,促进孩子换位思考。
隔离法
把小朋友带到一个房间,让他站着保持安静,原则是一岁一分钟,如果小朋友3岁了,那就要隔离3分钟,这个过程绝不是把小朋友自己关起来,而是家长就在旁边陪着他,从安静的那一刻开始计算时间,时间一到,让孩子自由;但如果中途小朋友吵闹、挣扎,都需要重新计算时间。(关于更多分享在后面)
另外,当我们发现孩子有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最好是不要做出那种惊慌失措或者非常生气的表情,而是应该非常冷静的制止他,并且告诉他“这样不可以,玩具是用来玩,不是用来扔的,妹妹是用来保护的,不是用来打的”;其实大部分4岁以下的孩子打人、有攻击性,他们其实自己不太知道是在攻击别人,他们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很有力量,所以我们的核心就是让他理解这种行为对别人有伤害,等他们慢慢明白之后,就可能不那么随意的攻击别人了。
事后阶段
以上快速的干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平时潜移默化的方法来给孩子渗透生活当中各种的行为规则,那就是给他们讲睡前故事、读绘本,很多绘本就是针对儿童攻击别人的行为来编写的,比如《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脚不是用来踢人的》,帮助处理负面情绪的内容,比如《菲菲生气了》、《生气汤》都是儿童情绪管理的优秀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