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经验交流首页之约

毕飞宇《小说课》的阅读魅力:好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腔调

2019-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玉筝

对许多人来说,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积累,他拿起了笔。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极度苍白,我是依仗着阅读和写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有时候我把小说看得很重,足可比拟生命。有时候我也会把小说看得非常轻,它就是玩具,一个手把件,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挲,一遍又一遍。

这段话出自毕飞宇《小说课》封面,看完全书内容,读懂了这段话的含义。毕飞宇教授对经典小说的文章分析细腻入微,有自己独特的讲解视角。读他解析小说的过程,会不知不觉被带入小说情境中,读后醍醐灌顶,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去读。

毕飞宇 1964年1月生于江苏兴化,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其代表作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平原》获法国《世界报》文学奖,《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在海外发行。

毕飞宇的《小说课》在豆瓣评分8.6。《小说课》是毕飞宇教授开设的读书系列讲座内容的结集出版。读《小说课》中的每一篇文章,仿佛就在上文学鉴赏课一样。

《小说课》解读了蒲松龄《促织》、莫泊桑《项链》、鲁迅《故乡》、海明威《杀手》、汪曾祺《受戒》、施耐庵《水浒传》,曹雪芹《红楼梦》等。

摘选《小说课》中一篇文章:倾“庙”之恋——读汪曾祺《受戒》,来感受毕飞宇教授是如何解析汪曾祺先生这篇著名的标志性作品。

《受戒》是一个恋爱故事,明海和小英子相爱了。这部小说简单,明了,平白如话,十分好读。写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爱上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这篇文章的语言虽然平白,但有趣的是小说结构。《受戒》的结构极其简单,可以说眉清目秀,分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开头都是独立的一行,像眉毛:

第一个部分,“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顺着“出家”,作者描写了神职人员的庙宇生活。

第二个部分,“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沿着“英子家”的这个方向,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农业文明里的乡村风俗。

第三个部分,“小英子把明海接上船”,“上船”了,爱情也就开始了,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水面上私定了终身。

……

这篇文章用大量篇幅讲述前两部分内容,只用了小量篇幅写第三部分的私定终身。这样的文章结构比例很有趣,很畸形,也很特殊,换做任何一个作者选择这样的结构比例关系来写作不一定敢。

写好一篇文章除了结构比例,还能吸引到读者的一定是文章的语言。汪曾祺先生身上的包浆,是汪氏语言所特有的包浆。这个包浆就是士大夫气,就是文人气。它悠远,淡定,优雅,暧昧。那是时光的积淀,迷人至深。

《受戒》这篇小说虽然很短,它的语言风格却存在着戏虐与唯美。从调性上来说,《受戒》的语言风格又是统一的。在语言的乐感与节奏上,汪曾祺先生的语感和语言把控能力实在是太出色了。

有些作家的作品是可以朗读的,有些作家的作品却不能。能朗读的作家在语言的天分上往往更胜一筹,他们都有自己特有腔调,好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腔调。汪曾祺的腔调就是业已灭绝的文人气。汪曾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学的。

汪曾祺先生的文章读得不多,除了这篇《受戒》,还读过《大淖记事》《宋朝人的吃喝》《多年父子成兄弟》等散文。这些文章的语言无不朴实无华,一贯的汪氏语言风格。诚如毕飞宇教授所说:“汪曾祺的腔调就是业已灭绝的士大夫气,这种气息在当今的中国极为稀有。”

《小说课》辑录了毕飞宇教授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经典。他说:“小说是公器,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

《小说课》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推荐给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