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借一双眼睛看中国——《寻路中国》读后

2018-08-04  本文已影响5人  火莲花

在妻子眼里,我的业余兴趣之中,有一项颇为小众——收看外国纪录片。早在十多年前,当我每天在陕北的山沟里穿行时,NHK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让我以从未想象过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这个国家。

从那时起,我心底有一种感觉,想要看清我们所处的境地,从国内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借助一双远方的眼睛。

幸福的是,在NHK之外,我遇到了何伟(英文名:彼得·海斯勒)和他的《寻路中国》。


是妻子先读的书。某天,她突然对我说,这个外国人分析的好透彻,他洞悉了一个事实:国人急功近利的观念,正是被多年来不稳定的政策所影响——人们的目标就是有钱今天赚,有利今天获。不然,你就只有被下一次变更的浪潮淹没掉。

听完我大感佩服,不由得捧书来读。

何伟在书中描绘了2000年左右的中国发展的全景图。他讲述了北部和西部逐渐消失衰亡的乡村,享受到大都市发展红利的郊区农村,以及东南沿海那一个个吸纳着全国农村青年的工厂们。

我们可能都曾身处或者见识过其中的某一个场景,但是当这一个个场景全部串接起来,并在其中暗浮出一种因果必然的联系,这种个人命运随着社会发展而沉浮的事实,不由得令人慨叹。

我很想把书中何伟关于中国人的特性总结一下,但是脱离上下文孤立的列出来难免会让人不快。于是,我只来分享一段刷新我认知的地方。

书中谈到,东南沿海的经济腾飞,是因为政府松绑了政策,利用海量劳动力个体的自发力量,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城镇。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管理和正规教育,导致大多数公司依然追求的是超低利润率。有无创造力和创新性的产业,是中国和西方工业的最大差异。而西方之所以拥有这种创新思维,是因为当时劳动力短缺,不得已而为之。而现在的中国——劳动力依然过剩,加上社会功能的缺失、教育的劣质,很难培养出真正的创新能力,于是只能在低端低利润市场上苦苦挣扎。这其实是一种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只可惜,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然后承担其苦果。

当然,面对一些社会结构性问题,何伟也提出了一些办法:让更多的中国人,提升教育、开阔视野,与实际技能结合,同时坚持寻求真相。他认为中国的经济需要发展到某一个点上,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体系已经形成了障碍,或许才会导致体系的变革。

虽然我对此并不乐观,但是我知道,这或许是当前形势下,我们唯一能做、能期盼的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