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懒”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事由懒做不成,临老噬脐悲已晚”。人生在世,很多事情的成功都来源于勤奋而非懒惰。行走在人生的大道上,我们应果断摒弃懒惰。 懒惰让人虚度光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犹悔迟。”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年轻时懒于学习,贪玩好耍,直到二十七岁才幡然醒悟,发愤学习,但仍不免为因懒惰而虚度的年少时光而叹息。苏洵能够悬崖勒马,实是万幸。但古往今来,更多的懒惰着者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好逸恶劳,想着凡事能够不做就最好,于是整天无数所事事,任由光阴流逝。然而鲁迅先生说“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那么虚度自己光阴的人岂不是在自杀吗?川端康成也说:“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虚度光阴的人终将受到时间的制裁。懒惰者虚度年华而不知着急,逝者如斯,时间的长河奔流向前而不做丝毫停顿,等待他们的终将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懒惰使人沦为平庸。从前有个年轻人,十分懒惰,生活起居都得父母料理。有一次,父母要外出工作,没有时间照顾他,为了不让他挨饿,母亲临行前做了个巨大的圆饼套在他的脖子上,这样他不用动就可以填饱肚子了。几天后,父母收工回家,推开门发现儿子竟然死了。原来这个年轻人只是把脖子前的饼吃了,却懒地将大饼转一圈,最终活活饿死。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但是任何得以流传的故事必然有令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故事中的年轻人因懒惰而平庸度日,得过且过,最终以一种可笑的方式死去,实是一大“庸人”。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空有理想却懒于拼搏,懒于奋斗,最终沦为平庸。是懒惰的浊流浇灭了他们本该绽放得精彩纷呈的生命花火,让他们化作一缕平庸之烟,消散于天地之间。 也许有人要说许多科技产品都是想偷懒的人发明的,懒惰不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吗?那我得说,那些想偷懒的发明家也仅仅是“想”偷懒而已,他们在发明东西时,要思考、设计、找材料、动手制作……整个过程不知要做多少复杂的脑力与体力劳动,他们决不是懒惰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勤奋的好榜样。 士而懒,终身布衣不能换;农而懒,食不充肠衣不暖;商而懒,积聚万贯成星散。懒惰的人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要想活出生命的亮度,我们必须摒弃懒惰。苏秦弃懒,握锥刺股,乃佩六国相印;买臣弃懒,负薪而读,跻身庙堂之内;勾践弃懒,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强吴;司马迁弃懒,踏遍华夏,书写史家绝唱;鲁迅弃懒,嚼辣属文,立起民族精魂;马克思弃懒,读书万卷,揭示社会规律;歌德弃懒,笔耕不辍,赋出不朽诗章;陈景润弃懒,刻苦攻坚,永摘数学王冠…… “ 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是万恶之源”,让我们摒弃懒惰,勤奋向上,去活出我们生命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