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场面检验你的小说——弗列德·格鲁弗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47524/1b8bb7f14b726ae4.jpg)
01
场面的好处很多。有了场面,故事和小说便有了结构和连贯性,章节的划分便迎刃而解。场 面还可以推动人物和情节的发展,使场面与场面之间的过渡显示出时间上的推移,因为人物的变化要真实可信,就得有个时间过程。
在写作中,用戏剧性场面的公式来检验你的小说是个可靠的方法。起初你说不定没想到会有什么问题,但用场面一对照,也许就会发现差错出在哪儿。以下是作者提供的公式:
1.遭遇——卷入冲突的两股力量相遇。冲突的 两股力量或人物必须交锋,必须有情感产生。
2.目的——要使每个场面都有个目的。
3.交汇——包含这些可能的成份:企图(询问或搜集信息);提供或传递信息;以论证或逻辑推理使人屈服,使人信服;规劝;施加影响,加深印象;逼迫。
4.最后的行动——胜、负或者放弃。
5.结局或后果——(a.事态,b.心理状态)——导致下一个场面。
前三种是服之以理,然后动之以情,最后一种诉之以力。
结局的功用在于展现人物对所发生事件的反应。它还唤起在下一个场面中的目的,从而形成了场面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02
任何实现场面的目的的企图都是促进,而阻拦目的实现的努力都是阻碍。在好的场面中,二者相互交替,既有推进又有波折,波澜起伏,节奏分明。一个人物努力想实现某个目的、另一个又竭力要阻拦。在干脆利落、针锋相对的对话中,这种冲突历历可见;或者在两人间肉体的殊死搏斗中,因为在搏斗中两人会交替着 占优势。
有时我们要以一个场面而不是一段描写来作为小说的发端。
有时只用了交汇中的一个成份;一个场面中只能出现后三种形式中的一种。还有,遭遇可能先于目的,但要从目的和冲突来构思场面。
有目的而无冲突,那是插曲,主要用在两个戏剧性场面之间的过渡或者作为塑造人物的一个手段。就像两个朋友在街上相遇,一个朋友是来打听消息的,而另一个朋友二话不说就把知道的告诉了他。
03
作者还建议这样着手创造一个戏剧性场面的:养成以场面来构思的习惯,把你的小说看成是各个场面的组合。在写一个场面之前你要先“看见”那个场面。然后在纸上打出草稿。
自己向自己提问题——这样写是否言之成理?列出所有可能的目的。主人公想干什么?他为什么会陷入这个陌生的困境?我是不是把这个困境写得够使他觉得难办?一个人会不会这样行动或作出这样的反应?他的动机是否足够强烈? 他的心理状态怎样?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岌岌可危?等等。
如果有了遭遇和目的,便有了故事的发端。因为目的常会启发遭遇。许多场面写得差,就因为缺少一个目的。或因作者没有给人物一个为之努力的目标, 没有给主要人物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
另外一些场面写得不好,是因为操之过急,推进得太快,没有发掘出读者所等待的场面的潜在戏剧性。忽视了从情境中挤出每一点一滴的情感。就像长篇小说中那样的长的场面使你能运用“交汇”中的所有成分,并把人物刻画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加油吧!试把戏剧性场面当作一个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