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伯凡的《一万小时定律的真相》笔记
2022-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冷风过境_007
现在社会流行一种学习理论,叫一万小时定律。一名听起来特别简单,容易理解话。我们对一万小时定律的理解是,通过一万小时的学习时间,你就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现实生活中我们一生当中,所花的时间在一万小时的事情上也不少。比如看电视,或者上网,远远不止一万小时。可是我们成为电视专家了吗?我们成为上网专家了吗?
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时间的量,但是比时间的量更重要的是时间的质。我们常说活了70岁,记不住70个特别动人的瞬间。那个动人的瞬间其实就是时间的质,在很多时候时间的质比时间的量更重要。我们看名人传记会发现几个节点,一个是26岁,一个是37岁。很多有大成就的人都 是在这个时间做出成绩的,爱迪生的第一项发明是在26岁时候,爱因斯坦,牛顿也是,马克思在26岁写的《共产党宣言》。
26岁已经在某个领域做巨大成就的人,显然没有花一万小时在一件事上面。梵高是37岁死的,莫扎特是37岁死的,显然他们的时间有限的,他们到底在一件事情上有没有花一万个小时是值得怀疑的,所花的时间的质比所花的时间量要多得多。
迭代快速迭代,意味着一个反馈周期的完成。从一个最小可用化的小产品推向市场,跟客户进行互动,让客户的使用行为来检验产品的设想的是否正确。你知道问题出在那儿,然后你开始进行第二次循环,或者说第二次的试错。从推出产品到获得的认知的周期超短,循环周期的数量就会越多,这就是迭代的本质。我们把快速迭代和时间的质和量结合起来,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的快速迭代,就尽可能多的获得关皱起键时刻。
所谓活就是让你的生命体验获得进展,不断的获得新体验,这才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