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哲思散文

为何当下杠精这么多?我在伪批判性思维中,得到了答案

2019-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晨小祎
为何当下杠精这么多?我在伪批判性思维中,得到了答案

文|晨小祎

-1

很多年前,我输出一个观点,如果遇到一个反驳的年轻人,我会下意识觉得:

这小伙不错,很有批判性思维。

很多年后,我再输出一个观点,如果逮到一个反驳的年轻人,我会无意识在心底里大骂:

死杠精。

不是我越来越傲慢。

也不是我自认为,经过这些年的修炼,自己的功力又长进了多少。

而是世风日下,网络环境鱼龙混杂。

被“伪批判性思维”荼毒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2

什么是伪批判性思维?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它的前身——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

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

这里的评价思维和改善思维,评价改善的往往是自我的思维。

毕竟,价值观没有好坏之分,世界因多元而精彩。

而伪批判性思维主义者,愣是没认识到这一点。

他们的待物信条,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喷”。

看到一个观点,甭管它的前身是什么,也甭管自己认不认同,喷一顿再说。

曾在一个投稿群,听某位编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段时间,她灵感枯竭,马不停蹄地逛网站找灵感,发现“合群”的话题很火。

碰巧不久之前,她刚看完有关“合群”的社会学书籍,立马写了篇支持“适当合群”的文章。

谁知,24小时不到,评论区里一片骂声。

她有些发怵。

很长一段时间,都活在自我怀疑中,不敢更文。

直到有一天,她决定鼓起勇气,直视那些责骂。

逛评论区时,被一条骂得很漂亮的文案吸引住了。

她立即去翻开,那位网友以往的评论。

如果,他的确是位优秀的评论家,那么她要拜他为师,拜师的腹稿都打好了。

自己既然被骂了,总不能白白被骂吧。

看完那位所谓的“评论家”的其他巨作后,她很难过。

那哪是什么评论家,那是个十足的杠精。

他不只是反驳了,自己所支持的“适当合群”的观点。

还反驳了另一位作者,所支持的“不必合群”的观点。

在那么一瞬间,她意识到,的确是自己错了。

错在了忽略人心险恶。

并非所有人,事出动机都单纯。

对于部分杠精,有时抬杠只是门生意,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喷对了,能体现自己判断能力佳。

喷错了,能展现自己逻辑能力强。

这么会精打细算,不得不说,每个键盘前张牙舞爪的杠精,都是前世的金融高手。

-3

因为做过一年自媒体,我在自媒体界结识了形形色色的朋友。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创作水平参差不齐,但最怕的无一例外是杠精:

那个屏幕外、键盘前,想和你在抬杠这件事上,把毕生才华发挥到极致的朋友。

其中,有位姑娘非常有才华,也很努力。

她可以为了写好一篇文章,熬夜到凌晨四点。

也常常为了取好一个标题,辗转反侧好几夜。

我和其它作者常常打趣她,好好熬吧,姑娘,以你这种状态,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说这句话还没满一年的今天,在各大平台,已经看不到她的作品了。

前段时间,我忍不住跑过去问她,为什么不更了。

她说,自己创作的热情,早被杠精们耗光了。

这时,我脑海中浮现出,某知名情感博主笔下,一位作家的话:

我只是一个写字的,他们凭什么骂我全家?

对啊,凭什么?

以前,我太过年轻,思前想后找不到答案。

现在,我不那么年轻了,依旧无法准确给出答案。

我想,或许杠精们,也就只剩这点骄傲了吧。

他们只有坐在键盘前的那一刻,才感受得到自己还活着。

只有煞费苦心,把别人都踩到脚底,才能得到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点赞很高的回答是这样的: “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和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

真正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是不会随意抓到一个人,就评头论足的。

懂不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不说。

他们知道,每个人走过的路不一样。

有时,或许不是对方太傲慢,只是自己有偏见。

END


今日话题:

你遇到过杠精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