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尽头之福州
当福州的朋友建议我往马厂街那边走,我才意识到这次的旅程几乎走了五年前一模一样的路。远远望见了某幢中式高楼,却还是跟着高德地图上的福师大地址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提着枇杷坐在食堂对面马路边的椅子上,一边留心着小咬,一边歇着不想动。福师大好像没怎么变,当年还有体力爬这爬那去看下,现在就只想摊着。
2014年第一次去福州心思很不单纯,明面上说去调研,实际上是不想待在厦门,跑出来散心。那时的人人还关注着了解福州古建的人,去的时候做了满满的攻略,三坊七巷、乌山、华林寺、鼓楼等满满当当排了三天。刚到的时候就被交通打败了,首先迎接我的是火车站门前的大坑。按照当时的交通状况和速度我预估不太可能逛完所有想去的地方,于是随走随逛。第一天在三坊七巷、开元寺、乌山周边转了转,第二天上午跟着刚认识的福州姐姐去了烟台山一片,下午去了华林寺。本来还想坚持一下待第三天,大约是住宿条件太差影响心情,加上突发的身体的状况,于是改签提前回了厦门。
再一次想起福州,是金牛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步道,是万科做的仓前九里。于是趁便就去看一眼吧,就这样把福州纳入了旅行当中。
现在的交通是很方便了,地铁一号线到上藤走一段路就到烟台山的范围了。可我完全不记得当年来的路是什么样子的了。是光线改变了吗?雾蒙蒙的冬天和阳光灿烂的春天,确实不太一样。房子有变少吗?马路有变宽吗?我没有任何参照物,从前的路要走台阶,台阶两旁有宫庙。但我现在走的都是马路,只有房子上已褪色的牌子清楚地显示着时间的流逝。
春天的烟台山比起弄拆迁的那年冬天,热闹许多。居民生活的声音,工地的声音,少许游客拍照的声音,此起彼伏。我原本期待一个更新完成的烟台山,却还是踏进了它的更新过程。仅仅是站在其中,就能感受到任务的艰巨,所以会钦佩接下来的万科吧。
以后还想回来的,看看历史上曾鼎盛的这块土地将在城市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也想把福州好好逛一逛的,每一次都是仓促地来仓促地走。
2014年旅程回顾
三坊七巷附近 某处天桥上往下看的大工地 这张曝光没弄好,花巷堂还是可以的 开元寺附近?福建有蛮多地方还保留这种八十年代感觉的住宅 开元寺内,过爆了,那时候第一次看见这种结构 还满喜欢的一栋住宅设计 乌山脚下吴清源故居 乌山,当年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类型的民居建筑,和闽南完全不同 乌山,不知道这幢建筑现在建成了是做什么用 从乌山下来偶遇两位摄影大叔,乌山周围还是挺好玩的 坐在地上拍了超久的华林寺 华林寺内部结构烟台山对比
2014,从靠河的一侧往对面拍 2019,往河岸望 2019,从河岸往仓前九里入口望 2014,因为很多人都被动迁了,所以现场还是蛮emmm的 2014,当年很好奇保留的标准,大概通过保留的建筑还是能推测当年行进路线的 2019,一对比才发现这到底保留的是哪栋建筑,当年看到的明明都很小别墅风范 2014,石厝教堂,这次去没拍到 2014,女校 2019,同款女校大家来找茬 2014,从某爷爷家的三楼望中洲岛 2014,某个阿姨家的厅堂 2014,民居结构 2019,万科改造,整理照片忽然回想起之前里面居住的多样性,如果改成了这样统一的街区,也有点遗憾呢 2014,离开了会说本地话的姐姐就进不去了 2019,马厂街 2014,谁能想到几年后是开放二胎呢 2014,大约是对居民好奇拍的吧 2014,唯一拍到的地名,还是拍少了呢 2019,万科 2019,可爱 2019,复园新村 2019,未来的路?题外话:这篇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写,福州对我来讲是个太陌生的地方。每次来福州的体验都算不上太好,交通与住宿服务业的水平常常让人想爆炸。印象中有更多的照片,却不太记得是用什么拍的,最后又存在哪里。翻遍了所有的社交账号都找不到14年的痕迹。可能旅途到这里我就能感受到过去不再牵绊我了,有时候还是很没心没肺的,没感情就承认没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