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漫谈

2017-02-09  本文已影响0人  喜乐安稳

     这些天《中国诗词大会》异常火爆,前两天00后的武亦姝以高冷之态碾压群雄,一时风光无二。特别是她在玩飞花令时轻描淡写的那句“不紧张,我准备的够多”,让我瞬间倾倒,这得有怎样的积累才能如此淡定啊!

     平时我也会下意识让孩子读读古诗,倒没想过要到怎样的程度,只是觉得诗词音律,意境的美是其他文字所不能代替。例如,我们经过盛满荷花的池塘,或许你会赞叹“这真美啊!”,或许你也可以来句“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或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再或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可能现在他还不能完全领会诗词的意境,但在他成长过程中某天他就能触景生情脱口来上这么一句。因为小时候读过的这些诗词早已融入他的骨血,停在了记忆的深处。因为这时再没其他能像诗词这般短短数几字便能勾勒出一副画卷,或白描轻写,或浓墨淡彩。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我多半是活在眼前的苟且中,远方虽风光无限但也只是在远方,倒不如一书一茶来的便宜。有阵子工作不顺利,心情低落,便捧本《唐诗宋词》来排解。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读“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一圈读下来,仿佛已踏遍南北,已历经寒暑,心情自然也就开阔起来。书买了不少,但看的却不多,有些甚至都没拆封,只有诗词类的书翻得斑驳,大概正应了句:何以解忧,唯有诗词。

       诗词看了不少,但能完整背下来的却寥寥无几。以我这种迷糊健忘的性格,经常张冠李戴,背得颠三倒四,索性不背。好在已不用上学,再没有人催促。有日,心情大好,邀友登山。一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脱口而出,仿佛天地间唯我一人。有一年独自返乡,望着车窗外荒草蔓延便想起来那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两日彩虹花共读群里玩起“飞花令”,我有时也能接上两句。可见,不背诗也不是完全忘记,好的诗句已揉进记忆里了。

      少年时,爱李清照,柳永,爱“杨柳岸,晓风残月”,大约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倒是喜欢辛弃疾,苏轼,喜欢“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喜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不服老的节奏?有时候我在想,或许这个才是真实的自己,我常羡慕那些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击釜而歌,仗剑天涯的人,这样的人才慷慨而恣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