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谁是“朗读者”?
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著作《朗读者》以微妙多义的主题,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性的深入剖析,赢得了全球一大批读者的好评。《朗读者》曾荣登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被德国《明镜周刊》称作战后德国第二代作家表现历史题材的代表作。人们在关注“我”和汉娜之间恋情的同时,不应该忽略这部小说隐含的意味。米夏尔在回忆这段岁月时,始终带有一种激烈的反思、自责,它们痛苦地纠结在一起,直到故事的结尾。要想理清“我”的罪之所在,就不得不先弄清两个问题:谁是朗读者?汉娜的罪在哪里?
谁是“朗读者”?
见了问题,我才意识到“朗读者”这个标题,可能具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没有这个问题的提示,我会随口说,伯格就是朗读者嘛!
现在我认为,汉娜是真正的朗读者。
一个朗读者,实现朗读这个行为过程,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身处其中,即全身心投入在作品的情景的意义的世界里,感书中人所感,思书中人所思;二是置身其外,和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没有距离,就没有欣赏,没有距离,任何艺术也无法传达和兑现。
如果把德国的纳粹历史看做是一本大书,有资格能与其“身处其中”和“置身其外”的人物,只有汉娜。
“身处其中”的汉娜
据资料统计,共有3200多名妇女在纳粹集中营服务过,有的干普通工作,比如当舍监、理发师、电车售票员等,但许多人却是像汉娜一样担任看守的职务。纳粹女狱警是些强壮、结实的女性,所以打起犯人来格外狠毒,如果不这样,自己就有可能被当成囚犯。
身为纳粹,汉娜无疑是有罪的。她曾经和她的同伴一起掌握着许多无辜生命的生杀大权,并像例行公事一样挑选杀害了一批妙龄少女,仅仅因为监狱了没有足够的位置容纳这么多犯人。
她的一项最重要的罪状就是坚持不肯打开教堂的门,导致三百多个犹太人被活活烧死。
直到走上审判席,汉娜仍旧意识不到自己的罪恶,只坚信自己恪守了职业道德,看守好自己属下的犹太囚犯。至于他们是否被烧死,似乎就无伤大雅了。
“您是否知道,你们是把囚犯送往死亡?”
“当然晓得。但是新人要来,老人要给腾出地方。”
“那么,就因为要给新人腾出地方,您就命令说你,你,还有你,你们必须送回去杀掉吗?”
汉娜一时茫然,不知道审判长想询问什么。她只好结结巴巴讲道:
“我曾……我以为……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
……
“有些事是不能卷进去的,而且,只要不伤及皮肉,不送掉性命的话,怎么样都必须与之脱离干系。”
说同样的话,如果他是针对自己或汉娜的情况,那就有说服力了。
“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
汉娜的发问,天真而冲撞,似乎在问审判长,也是在质问我们。
“置身其外”的汉娜
汉娜是个文盲,不会读写。她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而不惜失去了升职的机会而去当了不需要写字的集中营看守;她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掉了当司机的好工作,而且还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小家伙”;她在法庭上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去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而被判以重刑……她在尊严的驱谴下,盲从于法西斯的暴力集团。
汉娜缺乏思想,她连字都不认识,她的思想又怎么可能,极端到故意去实施暴力?无辜的汉娜,凭天然的性情,被动地在社会间沉浮,她又是一个置身在纳粹思想之外的人。
或许,这里可以这么认为,汉娜这是一种平庸之恶。
成为“朗读者”的汉娜
中国有句古语:人生识字忧患始。
人占有了知识,学会了思想,却变得沉重抑郁,以至成疾。作者在小说的一开头,就以米夏的疾病开始,正是米夏的疾病引出他们最初的相见。我们不妨把疾病看做人生的隐喻,人生就是不断地被医治的过程。医治的药方即是爱。
小说的最后,汉娜在离开监狱的前一天,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这可以说是一种赎罪的行为。
不识字时,汉娜作为一个普通德国民众,曾经屈服于极权主义,对上面的要求不假思索,没有自己的思考。
而当她读书认字时,便开始了救赎之路,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恶行,产生自我反思的思想。
初稿完成于2020年11月17日
唐家湾金凤路6号
备忘录:我一直想不明白,德国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导致汉娜的“文盲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