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引领研修共进学校教学管理特色汇报

2019-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崇道尙德

我们学校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

史,经历了二十余年的科研历

程,五年的课改探索,在全体教

师的努力下形成了丰富的教学实

践智慧和经验成果。今天,学校

教学管理者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的统领下,继往开来、乘势而

上,谋发展之路,行可为之事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践行四句铭

言:发展兴校、质量取胜、真爱

育人、心智成事。坚持三个观

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研

促教。完成两大目标:一是推进

学校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

学校,将学校办成精品;二是达

成学校教学优质化,培养品学兼

优的学生、推进自主能动学习。

明确一个抓手:确立品质课程,

实现优质教学。

现从课程建设、校本研修、教学

评价三个方面汇报学校教学管理

工作特色

特色

结构完备的常态运行ー一课程建

设新体系

我校培养目标指向学生的全面发

展,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兼顾多元

性和自主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因

此,夯实基础课程、发展特色课

程、建设校本课程成为促进优质

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素质整体提

升的必要关注维度。学校建立

起"“基础课程”、“特色课程”、“校

本课程"三类齐备、运行平稳的课

程体系

夯实基础课程

我们所指的基础课程包含两层意

思,一是指对学生形成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有效学习方法

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关键影响

的学科,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

等;二是指学校共同的、常规

的、基础的教学工作要求。学校

通过两方面的工作来抓实基础课

1、形成基本规范。这是学校在日

常工作中,根据教学实际和规律

形成的基本常规。主要有:学期

授课计划的规范要求、备课的规

范要求(包括集体备课要求、个

人备课要求、写出教案要求)、

课堂教学的规范要求、作业布置

与批的规范要求、课外教学辅

导的规范要求、听课评课的规范

要求、复习考试与成绩评定的规

范要求、教学总结的规范要求等

八大方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教学秩序是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规

范、有序是学校教学任务管理的

基本要求。只有制定并分级严格

执行教学规范系列要求,采用定

期和不定期检查各级教学执行和

教学管理资料,给出评定等级和

评语,监控结果进入"教师教学水

平评估",才可能实现教学流程闭

环管理,落实基础课程管理。

2、聚焦基础课堂。一方面,抓好

教学管理者的蹲点学科,参与教

研活动,组织教研组长、把关教

师、学科教师共同制定语文、数

学这两个学科的优质课堂评估

表,细化优质课堂的相关指标。

另一方面,采用专家行政捆绑听

课,教研组长、把关教师指定听

课等多种方式,开展经常性的随

堂听课、集体评课等活动,指导

教师进行有效课后反思,以“关

注、指导、评价、对话”带动教师

对优质课堂进行探索追求。

图出

为形g明白玩育

二、打造特色课程

我们所理解的“特色课程"包含两层

意思:一是有特色地执行国家课

程,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绝大部

分精力都放在国家课程上,创造

性地结合本校实际执行国家课程

是特色的最大内涵。如:我校植

根国家课程开发的语文学科中写

字教学、数学学科思维训练等。

二是顺应时代发展、根据学校办

学特点、符合学生发展新设的独

立的特色课程。如:推动学生形

成信息素养的网络技术课程,推

进学生形成民族文化素养的艺术

教育系列课程(国画、民乐、剪

纸等),培养学生形成国际文化

兼容品质的双语教学课程等。

通过特色课程的打造,我校实现

了学校课程有特色、教师有特

点、学生有特长的课程开发效

头条@明白说教育

校本课程是在我校特色课程基础

上进行认真筛选而确定的相对完

备的课程体系。我们通过“课程配

餐”和“课程超市”对学校校本课程

进行了系统规划,反复实践验证

校本课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对

校本课程进行增删及优化一至

三年级学生分别进行国画、棋

类、书法的“配餐",四至六年级可

以自主地对"课程超市”内的十余门

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学校集合

时、地、人各方力量,保障校本

课程有序运行,监控校本课程实

施质量,还组织编写了各门校本

课程纲要、校本教材、校本课程

参数)等。

完备的课程体系为我校学生学习

提供优质“产品”,为教师教学提

供操作指南,保障了学校教学常

规的平稳运行。

头条@明白说教

特色二:和谐共进的智慧共享

一一校本研修新路径

作为省市两级校本研修基地学

校,一直以来该项工作不断得到

推进和完善,成为学校教学管理

的一大亮点,多次对外交流我们

研修的经验。我校现行的研修形

式主要有:“电子集体备课”、“同

课异构教学观摩”、“随堂听诊与

示范”、“论坛互动研讨”、“师徒结

队研修”、“课题研修”、“网络互动

研讨”、“视频课例研修”、“教研组

博客研修”等。

电子备课一一共享智慧的网络

新平台

学校以追求教育现代化为目标,

从改进备课入手,以备课组为单

位进行集体电子备课,实现了开

学前完成学期备课,课前进行个

性化备课修订,课后开展集体反

思,学期中开展备课评比。

下载失败,请稍后重试

二、同ガ买从的研修

新举措

我们可喜的看到,在20余次"同课

异构"活动中,各学科组、各备课

组形成了以“确定课题一一研究教

材一一进行学生情况及资源分析

设计课堂教学活动ー一组内研

讨教案ー一试讲一一修改ー一再次实

施教案一一比较性反思”为流程的

校本研修方式,教师们关注课堂

的有效性,不断提升教学品质。

随堂听诊与示范一一常抓不解

的质量监控

我校组织了由教育专家、骨干教

师和行政组成的教师课堂教学调

研小组,该小组以团队的形式走

进教师课堂,听随堂课。听课

后,组织年级组长、把关教师共

同研讨,教师在学习之后对方案

进行重新设计,面向全组教师进

行示范展示。

四、论坛互动研修一一共同提升的

研讨模式

我校组织教研组长、课题组长收

集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困惑与问

题,加以整理,组织各教研组

课题组的教师针对问题开展各种

形式的学习,在充分学习后,开

展论坛互动研讨,大家各抒己

见,倾褰相助,真诚相待。论坛

让大面积的老师卷入,年轻教师

成为主角。论坛活动得到老师们

的交口称赞,学校研修氛围浓

厚。教研组谈论的资料全部挂在

网上,实现了集体智慧的广泛传

播与传承。

五、师徒结对研修一一实效的教师

指导模式

为了保障师徒结对研修的质量,

我们于今年4月举办了师徒签约仪

式,明确师徒职责。在学校内开

展师傅示范课、师徒论坛研修、

师徒同课异构、徒弟汇报课等

系列富有实效的师带徒教育教学

研讨活动。本学期,我们成功结

成20余对师徒,师徒结对硏修促

进了学校內和校际间师资队伍的

优化与提升,充分实现了校级联

动、团队合作,缩短了青年教师

成长周期,也让名优教师丰富的

经验得以传承。

六、课题研修一一推动教师问题解

决策略

我校历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近

年来,我校科硏课题的问题来源

于学校实际,确保课题有硏究价

值,每个教师有研究课题。《语

文中段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低段数学读写能力的培养硏

究》、《英语课堂游戏设计的实

效性硏究》等课题硏修对教师课

堂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

推进作用。

我目同

七、网络互动研修一一极速共享研

讨的智慧库

随着网庆十周年活动的开展,我

校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建立起

了教师研修网、教师培训网、教

育资源网等专题栏目,教研组博

互动研修充分发挥了网络的海

量、快速、便捷的优势,实现了

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存储、教学内

容的数字化组合、教学行为的视

频化显现、教学成果的典型化展

示和教学研究的虚拟化展开。

特色三:多元并进的质量监控

教学评价新模式

教学质量监控是达成学校优质教

学的保障,是帮助教师自我分

析、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重要

外部力量。

在教学评价的内容上我们既关注

基础性评价,也重视发展性评

价。基础性评价是每个盐小教师

必须做好的教学常规,我校专门

制定了《教学事故管理办法》;

发展性评价是由教师个体和学校

行政一起根据教师发展水平制定

的具体目标,包括教师的教学水

平等级、教学素养的提升方向

在教学评价的方式上我们既有量

化评价。也有质性评价。量化评

价是客观的数据,其中最重要的

是学生学业成就,包括优生率

合格率等;质性评价是主观的情

况描述,包括自身的教学质量描

述、同伴的评价、学生及家长的

座谈纪要等。

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家长座谈

会,跟踪调査教学情况,多元并

进,汇总反馈信息,形成教师教

学情况意见汇总;实施各个层级

的教学质量分析和教师个体教学

工作考评。

我校秉承历年教学研究成果,根

据学校目前教学发展的优势和不

足,融合集体心力和智慧,不断

传承和创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在回顾和审视近年来学校教导处

在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常规工

作后,我们精选“皃备的课程体

系”、“联动的活动举措”、“多元的

评价模式”这三方面的工作为教学

管理特色进行汇报交流,不足之

处请领导和各位同仁指正。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