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探索:坚强者死之徒……
图文/喜悦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
顺势而为
晚上内在探索晚课,小伙伴聊到了她工作中的一个发生。
因为她是一个主管,许多问题需要其他部门来配合,之前,当她提出意见而别人不能接纳,甚至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她都会觉得很难过,不知道该如何和对方来沟通。
同样的发生在继续着,工作要推动,事情还是要提出来,只是她发现了那个“关键”点。
提出问题,不带期待。如果对方不接纳,或者反对,那就允许那个当下对方的“情绪流动”,允许那个发生发生。
她发现这样果然顺畅很多——内在没有那么拥堵了。但她提出的事情,并没有被对方“忽略”,只是正在以他们自己的速度在进展。
“顺势而为”,她了解了那个“势”的强大,整体的“势”,而不是自我的“势”。
自我的“势”带来控制,带来拥堵,带来卡顿,但那个顺应整体的“势”则会轻松而顺畅。
那是不可思议的发生,旧有的,自我的模式被打破……
自我的弱化
当你说一句话,别人必须要重视;当你提出一个要求,别人必须要达到;当你做一件事,一定要有一个自己期待的结果……那个自我的受挫就开始了。
那会不断让自我受挫,受挫,再受挫。那个受挫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不敢再说话,不敢再做事,不敢再向别人提出要求。
那些瞬间的阴影一直在自己之内,那些阴影延伸出敌意,仇恨,恐惧。是,怨恨与恐惧是相同的能量。
当受挫的能量转化成怨恨的能量,等同于自己引领着自己朝着痛苦的前行。很显然,那会让自己继续受苦。
这是一个“内在模式”,那个“自我”的运作再继续着,被蒙了猪油一样继续着。
所以,当你说某些话语的时候,那些话语里传达出“内在模式”的信息。你在诉说着那些苦,也在强调着那些苦。
这就是抱怨的人,怨恨不满的人,愤愤不平的人,走不出那个模式的原因。他没办法透过自我的修正而开辟新的出路。
境遇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那个思维却从未发生过改变。
“自我”它不是两个字那么简单,它是生命形态的“呈现”,无处不在的呈现,遍布在生活中的角角落落,点点滴滴之间。它几乎是无孔不入的。
所以,很多时候是很难认出它的,只有“受挫”发生的时候,它才会显现出来。只有“自我”才会受挫——无明的自我。
它很大,智慧之光就很微弱,甚至看不见。身体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拥堵,板结,僵硬。
当它开始变得弱小的时候,内在的光明就会显现,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会自由,通畅与柔软。
那是很不可思议的。它发生的很微妙。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觉知与自我#当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