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歌及卦位八种、卦变
卦歌
卦象歌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卦变歌
讼自遁变泰归妹,否从渐来随三位。
首困噬嗑未济兼,蛊三变贲井既济。
噬嗑六五本益生,贲原于损既济会。
无妄讼来大畜需,咸旅恒丰皆疑似。
晋从观更睽有三,离与中孚家人系。
蹇利西南小过来,解升二卦相为赘。
鼎由巽变渐涣旅,涣自渐来终于是。
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卦位八种、卦变:错卦、综卦、消息卦
卦位八种
下卦与上卦:别卦分上下之位,上位(四、五、上爻)为上卦,下位(初、二、三爻)为下卦。如:泰卦,乾下坤上。
内卦与外卦:两卦相重,分内外之位,内位(即下卦),外位为外卦(即上卦)。如:泰卦,乾内坤外。
贞与悔:重卦的内卦(下卦)为贞,外卦(上卦)为悔。这是《左传》首先提出来的。如:泰卦,乾贞坤悔。
[注]先人对于贞悔的解释有三:①内卦为贞,外卦为悔;②本卦(即遇卦)为贞,变卦(即之卦)为悔;③初筮之卦(即第一次遇卦)为贞,再筮之卦(即第二次遇卦)为悔。其中②③是围绕着如何解释《国语晋语》“得贞屯悔豫皆八也”而展开讨论的。于载洽先生《论〈周易〉筮占》一文(载刘大钧主编《大易集成》)认为“得贞屯悔橡皆八”,是指初筮遇屯之八,再筮遇橡之八,即两筮皆遇二爻变之卦也。
前位与后位:两卦相重,有前后之位,上卦为前,下卦为后。
远位与近位:两卦相重,有远近之位,内卦为近,外卦为远。
阴位与阳位:两卦相重,有阴阳之位,也叫阴卦阳卦。如:泰卦,外阴而内阳,。
刚位与柔位:两卦相重,有刚柔之位,阳卦为刚,阴卦为柔。如:否卦,外刚而内柔。
平行之位:同卦相重,内外卦为平行之位,或叫重复之位。同卦相重在卦象上有多种意义。如:重坎,可表征两水相混,也可表征两个中男相遇,若从五行属性来看,则为比和之卦,主吉。
卦变
一爻动,二爻动,三爻动,四爻动,五爻动,乃至六爻动,都可引起卦变。从卦象来看,卦变主要有如下六种:
往来(之升)
所谓往来,指一个卦体因两爻互易(汉人又叫“之”)造成二爻动而变成另一卦。这叫做之卦。上爻下降叫来,下爻上升叫往。例如,屯卦“初之二”(即初九爻与六二爻互易)为坎卦,震卦“五之四”(即六五爻与九四爻互易)为屯卦。
上下易象
所谓上下易象,指上卦与下卦互相交易造成爻动而变成另一卦。例如,夬卦“上下易象”得履卦,未济卦“上下易象”得既济卦。
消息
所谓消息,指一个卦体的阴阳爻消长变化造成爻动而变成另一卦。阳爻去而阴爻来叫“消”,阴爻去而阳爻来叫“息”。如由初爻至上爻循序“消息”,则成十二消息卦:
复卦:一阳息阴,建子,十一月。
临卦:二阳息阴,建丑,十二月。
泰卦:三阳息阴,建寅,正月。
大壮卦:四阳息阴,建卯,二月。
夬卦:五阳息阴,建辰,三月。
乾卦:六阳息阴,建巳,四月,
姤卦:一阴消阳,建午,五月。
遁卦:二阴消阳,建未,六月。
否卦:三阴消阳,建申,七月。
观卦:四阴消阳,建酉,八月。
剥卦:五阴消阳,建戌,九月。
坤卦:六阴消阳,建亥,十月。
互体(互卦)
互体指内外两卦交互组成新卦(互卦)。即由二、三、四爻组成新的内卦(叫下互),由三、四、五爻组成新的外卦(叫上互)。如:坎卦的互卦为颐卦,既济与未济互为互卦。
错卦(旁通)
错卦,也叫旁通,指六爻皆动而形成的两个阴阳爻完全相反的卦。如:乾与坤旁通,等等。六十四卦全部可以交错而成三十二对错卦。
综卦(反卦、复卦、反易、倒象)
综卦,指由六个爻画颠倒(所谓“覆”)而成的新卦形。如:屯卦覆为蒙卦,等等。
纵观六十四卦,可分三组综卦:
①自综卦(即颠倒后卦形不变)有八个:乾,坤,坎,离,中孚,小过,大过,颐。
②一般综卦有二十八对,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有,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妮,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既济-未济。
③错综卦有四对:泰-否,随-蛊,渐-归妹,既济-未济。
所谓“非覆即变”,是指卦变的两种手法。“覆”,指馇个卦形颠倒而引起卦变成为综卦;“变”,指爻动而引起卦变,有往来、上下易象、消息、互体、错卦(旁通)等几种手法。因此,“覆”与“变”均属卦变。如果是“亦覆亦变”则是错综卦。
体用
爻动,是卦变的标志。有卦变,则有本卦和变卦。本卦(又叫主卦)的上下卦又有体用之别。一般认为,无动爻(或少动爻〉卦为体卦,表征自己;有爻动(或多动爻)卦为用卦,表征他人或亊。卦宜体克用,不宜用克体,宜用生体,不宜体生用,若体用比和(上下卦五行相同)则吉。比和卦象共有十四个:乾(金金),兑(金金),离(火火),震(木木),巽(木木),坎(水水),艮(土土),坤(土土),夬(金金),履(金金),恒(木木),益(木木),剥(土土),谦(土土)。
例如,《周易古筮考》第四卷记载明朝的胡渊和袁杞山二人同游金陵,住在神乐观中。观主因不见金杯而责怪徒弟。二人见状而占了一卦,得剥之颐。剥为本卦,颐为变卦,本卦坤下艮上,因初爻动,上为体卦,下为用卦,坤、艮均属五行土,体用比和则吉,表征物不失。以用卦为失物所在,用卦为坤,其后天方位为西南,示物在西南方向可寻。结果金杯在观的西南角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