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72【取悦型人格的烦恼&时代父母的两难处境】|2019-01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叶瑜2018

【取悦型人格的烦恼】

记得PD课上有一个关于上方卡的测试,复训时,也做了同样的测试,两次的测试结果,我的上方卡都是取悦型的。

取悦型人格:他们会一直寻求赞同与接受,以避逸别人的排斥。由于担心别人会不喜欢他,所以会努力去讨好别人。

的确,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我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常常为了获得父母的赞同与接受,而违背自己的感受。直到现在,每当我察觉到妈妈的表情有些严肃,我就会感到不安,总觉得是自己有什么做错了,让妈妈不高兴了,内心充满了惶恐。

取悦型家长(变色龙)。优点是友善、体贴、谦和。缺点是没有自己的立场、顺从孩子,长时间的积怨可能会另孩子和自己愤怒沮丧想报复。

很多时候,亮亮喊我,我都是第一时间回应他,若是他提出什么问题或要求,我也总是想着法子去满足他。

正面管教中关于取悦型家长的养育建议:

1.要相信孩子能自己解决他们的问题;

2.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3.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4.学会给予和接受;

5.开家庭会议。

我可以怎么做呢?

当父母或者孩子对我提出的要求,让我的感觉不太好时,我可以怎么做呢?我可以在脑子里对自己说:“嘿!你不想这么做,是么?说说你的感受和原因吧,让对方也了解一下,好吗?”

就在刚才,亮亮一直嚷嚷着要我陪他玩的时候,我用坚定地态度对亮亮说:“亮亮,妈妈白天已经陪了你做了很多事情了。一会儿,我需要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我今天晚上,我必须完成写文章和洗澡这两件事情!”

这样的话,我差不多重复了两三遍,应该还算和善吧,因为亮亮并没有因为我的拒接而生气,亮亮转而问道:“那谁可以陪我玩呢?”

外婆说:“亮亮,外婆陪你玩吧!”


【《孩子:挑战》摘录——第一章 时代父母的两难处境】

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识的社会里,我们不能控制和命令别人。

平等,就是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平等,并不是相同一致!平等,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的差异,却有权利享受同样的尊敬和尊重。

人生而平等。这种平等,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更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相互尊重、平等对待。这种发展变化,暗示了民主并不只是一个政治理想,它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成熟”指的是心智得到完全成长,潜力得到充分发展。而只有少数人能认知体会这种快乐。完美的成熟,需要用一生来完成。怎么能用“成熟”来要求孩子或是年轻人呢?

大人常说“照我说的去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

每个人的行为模式都建立在长期发展出来的文化传统之上。

规则会产生限制和责任。

我们只能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拥有自由这个规则不是独裁者或者权威机构为自身利益而设,而是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每个个体都应当遵循。

要帮助我们的孩子发展出人生成功的性格和能力。我们不能再强迫孩子绝对顺从,而应该用激发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主动遵循应用的规则。

【摘录反思】

本章节主要是传达理念,如:

因为人生而平等,虽然孩子与我们的能力和性格都存在差异,但孩子有权利享受同样的尊敬和尊重。

如何在尊重孩子的同时,让孩子也尊重我们?规则!

这种规则是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对每个个体都会产生限制和责任!

同时,自律给我们自由,即自由的前提是遵守规则!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一个团队的健康发展,都应该谋求能维护团队整体利益的规则,只是,要制定这样一套规则,也不容易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