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没穿内衣,可是你们看了却还笑她
![](https://img.haomeiwen.com/i3411886/1661d1bbf88b186a.jpeg)
风会记得每一朵花的香,下手请谨慎——题记
前些天各大新闻门户的头条都看到那个没穿内衣的广西女子了。短短的视频听说是被超市员工翻拍之后放上网的。标题、内容都够劲爆,所以一下子就火了,成千上万的吃瓜群众迅速围观。
我对这种新闻向来是不喜欢追根究底的,所以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时,我就在放空。直到听到了一个超级刺耳的词——“豪放”。忍无可忍,我当时就怼她了,人家哪儿豪放了,不穿内衣啥时候变成作风豪放的绝对标尺了?
鸦雀无声,不欢而散。
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抬头,看到坐在街边休息凳上的老大爷。他正拿着手机拍一家新开业的门店,然后开始哇哇打电话,我是真的头皮发麻了。
你看看,看看四周。每个人只要出门就好像自带“跟拍摄像”。随时拍随时录随时发。
没穿内衣逛超市被拍,原配打小三被拍,情侣在地铁上拥抱被拍,宝妈哺乳被拍,姑娘不小心露底被拍……好笑吗?好看吗?这些都什么跟什么!你们都闲得发慌吗?拍人家这些意欲为何?
卞之琳真的是如假包换的预言家啊。大半个世纪之前就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现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丰富了别人的手机。
我们躲无可躲,避无可避,毫无隐私可言。
有朋友跟我说,现在不仅仅是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
大罗说,他在美国过安检的时候,差不多都脱成了短裤。而这还不算最过分的,那里“一丝不挂”都执行过。我想起来,那次在泰国,那个女的安检员非要我脱掉外套只剩打底,我真的差点儿就爆发了。
不不不,我不要。
我不是明星,我不是公众人物,我不需要自带流量。
我就想在公园肆无忌惮地踢踏着一双人字拖散步;我就想在车上能让座就让座,不想让就不让;我就想抠鼻屎摔跟头都无人察觉;我就想你我擦身而过,不窥探对方一丝一毫。
这很过分吗?我不觉得。
我承认,我刷新闻,八卦娱乐我也看。可是这就是跟社会保持频率的方式。都是一个时间点的小概率事件而已,不需要别有用心的加上“滤镜”,拿出来展览。说到底,那些不是作品,毫无营养,更与你无关。
都说现在是自媒体时代的井喷阶段,全民创作,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你根本不知道何时有多少双眼睛在犄角旮旯盯着你的一言一行。你更不知道你哪一瞬间的一个有意或无意的举动,会不会被“有心人”,添油加醋艺术加工后发到网上,将你置于被大众品头论足的位置上,掀起漫天飞舞的鸡毛。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你不也看了吗?表面上看是的,我捡“便宜”了,我因为这个有了一个素材。可是我没有卖乖,相反,我是非常反感这种噱头的。(这也是我写了老久却按着不发的原因)。
也有人会说,很多网红不就是这么来的吗?莫名其妙的一夜爆红,这就相当于一夜暴富。可是亲哪,我们可都是普通人,你怎么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呢。更何况大多时候并不是什么值得大肆宣扬的好事。
有段时间,闺密借住在我家,躲了好些天。缘由是她在街上打孩子被人拍下来发出来了。那段时间,她都要抑郁了。她承认,她一时冲动打孩子不对,可是她当时紧接着跟宝宝道过歉了,却没人后续报道。邻居对她指指点点,朋友三不五时地酸她,父母老公也总拿这个上纲上线……明明是母子之间的教育博弈,变成了单向的全民声讨!
“谁能告诉我,以后怎么出门啊”。陷在沙发里的她精疲力竭。
我能怎么办?无奈无力无助。
试问,谁敢保证自己能随时随地维持好所有的身份形象呢!你有你的好奇心,我有我的不经意。可是能不能不要把无聊当有趣,无知当个性。
细思极恐,下一个她,会不会是你我自己啊。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安全感都应该是最基本的保障,不是吗?
来复习心理学,人的安全需求分为三个层次:确定感、安全感、控制感。在不安全状态下,人的安全需要是对不确定因素的寻求,表现为不确定感和确定感。在安全状态下,人的安全需要是对确定因素的寻求,表现出确定感和控制感。 人的安全需要的满足需在三个层面上依次得到满足,才能使个体获得身心健康。
我们离这些有多远?
周先生在小说中不止一次地指出“看客现象”——人们须竭力伸长脖子,有一个瘦子连嘴都张得很大。而他也说过“看与被看”的二元转化定律:“今日做看客的,明日未必逃得过被看的境地。”
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都成戏中人。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相处方式,只适合自己的小圈子。生活已经够艰难了,管好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哪有那么多时间看别人的鸡毛蒜皮,别人的故事填不满你生活的空洞。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的:“一些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如果不顾一切的以冷酷无情的方式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会留下他们多少记录。”真的,你的那些快感持续不了多久。
看客们,早早醒来吧。
(2017.09.23虞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