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散文

一份岛上公约

2023-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adioame

“岛屿设计的怎么样了?”我见赵一庭从我办公桌前走过,于是想起这两天布置给他的任务,就随口问了一句。

“设计得差不多了,你要不要过来看看。”

我走到他工作台,看着耐硕大的电脑屏幕上有一个绿色的岛屿。这是用电脑合成的一块绿岛,是我们公司游戏里的中的一个场景。

在蓝天白云下,岛上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看上去生机勃勃。我还注意到岛中央有一个山脉,山上有一巨大的瀑布从天而降,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幻出了七色霓虹。

“嗯,不错。”我对赵一庭的办事效率很满意。这个年青人是我亲自招来的,小伙子做事有头脑,积极主动,在我心里已经把他列为重点培养的对象了。

“那接下来你准备一份岛上公约。”我轻描淡写得告诉他。

“岛上公约?”

“是的,我准备把你设计的这个岛从原本的一个普通场景变成一个避难岛。所有玩家可以进入这个岛进行短暂的休整。”

下午三点钟,赵一庭把写好的“入岛公约”提交给我。

我看了一眼,其他条款都没有异议,唯独最后一项,他居然写得是“要想当爷先当孙子。”

我“扑哧”笑了出来:“这算是什么公约,怎么回事,也太浅白通俗了吧。”

赵一庭看着我的神情,他嘴角露出了抹神秘的微笑:“我把这一条当成岛上生存的潜规则,用某种隐喻的手法植入到公约中去。你觉得好不好?”

我想了一想,认为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娱乐性,但是我挺好奇他是怎么想出这一条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想当爷就得先当孙子?”

赵一庭想了一下,开始告诉我这个念头出现的原委。

我看过一篇冯仑的文章,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他说,一切伟大都是熬过了黑暗的独处,蝴蝶受人关注,也是因为如此。

伟大是熬过来的,还包括你必须熬过自己不为人重视的阶段。

赵一庭说这话的时候,我意识到他似乎把当下的心境代入进去了。

冯仑讲述了当年的自己,他从22岁读硕士,硕士毕业24岁,接着25岁进入机关当讲师,一路走得很顺。

他当时所在的单位是一个中央机关,所谓“庙大神小”,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办事人员,只要是中央机关的,到地方都会有好多人来捧你。感觉就像个爷。

我低头听着赵一庭的讲述,联想起他的经历,好像跟那个叫做冯仑的作者有一点相似。

“后来呢。”赵一庭继续着他的故事。

后来他开始自己做生意了,整个就倒过来了,即使再小的客户,也得把人家当爷伺候着,都得好好为人家服务。

他们一帮朋友聚在一起,他问是当爷好,还是当孙子好,当然大家都说当爷好,可他却说,爷都是从孙子来的,要想当爷得先当孙子。

就拿求人这种事,你拿爷的范儿肯定没戏,只有把自己的身段放低,才有机会。

人这一生中,有三种姿势最不情愿,一是趴着,二是蹲着,三是跪着。

听到这儿,我笑了起来,因为练巴西柔术的原因,这三个姿势对我来说都挺惬意的。但我知道赵一庭的意思,我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尤其是像冯仑这样的知识分子,对这种自降身份的做法当然有抵触,可是我觉得他的一个观点是对的,那就是以一种混合的身份来看待这件事。

“什么混合的身份?”,我不禁好奇起来。

赵一庭看看我,继续说着。

就是把自己即当演员也当观众,有时候站在观众的角度看就不那么别扭了。

“有道理!”我深有感触,当一个人用第三人称来看自己的行为,会有一种解脱感,人生如戏,每个人把自己的戏演好,那个身为“观众”角色的自我,就能释然一些情绪。

所以我在想,一个人要是能有这样的心态,虽然是游戏玩家,但是如果进入避难岛能秉持这样的态度,游戏设计者就应该给予他某种奖励。

赵一庭说服了我,我对他的这个暗规则表示支持。

“对了”,在他汇报完工作,准备离去时,我突然想起来:“那个冯仑,是不是还在文章里讲过,人生就像是手风琴,要先被生活和环境压缩到零,再从零舒展起来,才能奏出动听的旋律。我很喜欢他这个比喻!”

赵一庭张着嘴巴,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