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时光好读书
周末,忙碌了一周,盼着歇息一两天。
想着时间不催,能多睡一小觉。可是,生物钟已形成,不会因周末就有所改变。到时即醒,醒来即起。若是多在床上懒一会儿,反倒是浑身不自在。
依惯例,早餐简单,咖啡加奶,三两个小面包。
回到书房,独坐在窗前的冬日暖阳下。
燃上一支倒流香,看香烟如瀑布倾流而下,不知不觉中,老山沉幽淡的香气氤氲开来,荡浊激清,平心静气。
休息,修身,修心,“最是静字功夫要紧。”镜海先生指导曾文正公如是说。曾公亦“内心清静,自有远大。”
“静,谓心不妄动。”静下心来,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正如《大学》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入冬时节,懂得收敛,学会收敛,静则生发出一个好心态。
沏上一杯竹叶青,雀舌一般的茶芽,因了热水的滋润而唤醒,愈发生动鲜活起来,针针竖立,上下浮沉。
静观一杯茶,淡绿的茶汤,悬浮的茶芽,不就是一种工作、学习、生活的状态吗?我觉得,读懂一杯茶,做事也顺达。
常常听到有人抱怨,工作业绩不佳,学习成绩不好,生活压力大、负担重,你知道人生中的日用平常,哪有那么多的诸事胜意,“人生不如意,十之有七八。”
凡事看开一些,想透一点,保持一个好心态、一个好身体,比什么都强。我喜欢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的乐观、豁达、自在。
就书架上拣一本书,翻到前几日读到的页面;去笔筒里寻一支彩色铅笔,一边读书,一边把喜爱的段落、词句圈点加注。
就这样,静坐在冬日的暖阳里,做一些有情趣的事,读几本感兴趣的书。
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
师友夹持,持之以恒;铢积寸累,久久为功。不要那种一年一定要读多少本书的形式,而是笃实守正,读一段就有一段的体会,读一页就有一页的心得,读一本就有一本的收获。
读来读去,偶然发现读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不知怎的,书越是读得多,越觉得自己的小,越感到世界的大。
看书久了,眼睛乏了,就望一望窗外,山里的时光愈发幽静。索性穿上大衣,去湖边走走,晒晒冬日的暖阳,呼吸一下雪后的空气。
大地微微暖气吹。园区里向阳的地方站不住雪,只有背阴之处成片的积雪,杉树上积的残雪,告诉我们曾经的雪下得有多大。
园子里的白桦、国槐、枫树、山楂,一入冬就掉光了叶子,只有高高的蒙古栎挂着枯叶,在高远的蓝天下有些底气不足的招摇。间或有一两只栅栏上腾跃的喜鹊,或枝头上叽叽喳喳的一群麻雀,打破了冬日的寂静。
我偏喜静处,喜欢安静地读书,喜欢安静地思考。
譬如生活。我以为,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不仅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物质需要,生活也要有“琴棋书画诗酒茶”的精神追求。
生活要正能量,且不可一事不顺、一时不顺,则怨天尤人,要知道“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怨天尤人,到头来坑的是自己。
所以呢,在这么美好的周末时光,有空就多读读书,以史为鉴,以人为鉴,修身修心,康养乐活,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