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知解

腰阳关(DU3) Lumbar Sunny

2021-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Muzing_Lee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十六椎下有阳关。

【取穴】

《针灸大成》十六椎下,坐而取之。

《中国针灸学》第四腰椎棘突下,约与髂嵴相平。

【穴名解】

腰即腰部,阳为阴之对,关即机关,督脉为阳,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转动处,如腰之机关,故名腰阳关 。阳,指下焦之阳气。关, 机关,关藏,门户要会之处。本穴是督脉经气出入之所,穴当腰部之要冲,为下焦关藏元气之窟宅与腰部运动之机关。本穴两旁为足太阳之大肠俞,灸阳关可觉火气直入腹中,分布内脏。即由阳关穴位横通大肠俞,由大肠俞连及足太阳其他各俞,以通脏腑。由于此项功能,本穴与大肠俞之间有横络相连,以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通之隘道,为腰尻之分的大关节,穴在关元俞上方,相当腹部关元穴上部。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处,此穴属督脉,为元阴元阳之会所,故名阳关 ,以别于膝之阳关。

【穴位解剖】

腰阳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四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四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四腰动、静脉的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穴位解剖-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穴位解剖-神经血管】

浅层有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腰神经后支和腰动脉分布。

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

【功能功效】

腰阳关有祛寒湿、强腰膝等作用。

腰阳关具有祛寒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督脉贯行于脊中,为“阳脉之海”,诸阳经与其会合,足三阳经皆循行于下肢,腰阳关又位于腰部,故可治疗腰骶痛、下肢痿痹。

督脉起于胞中,贯脊属肾,肾藏精,主生殖,腰阳关又邻近命门,故可调补肾气 ,治疗妇科及男性病。

腰阳关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是大肠俞,故可治疗大肠病。

腰阳关位于腰部,能利腰膝、祛风湿,多与委中、肾俞、大肠俞配伍治疗腰痛。

腰阳关有调肾气、利腰膝、祛寒湿作用,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

中医认为大肠有燥粪,甚则症现头昏,有如癫狂状者,名曰脏躁。即大肠邪热由大肠俞横传阳关,循督上脑也。不然,大肠为贮粪之器,与脑何关?在治疗上刺此穴可愈此症,是明证也。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 》:主膝外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筋挛不行。

《循经考穴编》:主劳损腰胯痛,遗精,白浊,妇人月病,带下。

《针灸聚英 》:十六椎节下间,坐取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