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和反馈,成长AB面
人生的脚步,常常走得太匆忙,所以我们要学会,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沉下来平静如海,定下来静观自在。心境平静无澜,万物自然得映,心灵静极而定,刹那便是永恒。
感恩每天安静读书思考的时光,总有不一样的欣喜和发现。
昨晚,继续读书《好好学习》,一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一边在书上贴满便利贴,提醒自己读完记得去查相关的概念、书和文章。以前书读完就放一边了,现在明白,不结合自己、不认真践行,读再多的书,都等于白费时间和精力。
当看到老师说,反思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时候,想到自己的感恩日记——就这样点点滴滴地坚持写下来,开始是干巴巴的几句话,后来偶尔开心的时候会加入一些夸张的心情,到再后来比较客观冷静的叙述加描述真实的感受……这个过程,也是自己通过记录和反思而不断成长的过程。
记录事情,并加上思考和心情,自己在感恩日记中初步做到了,但对照老师的书中案例,却远没有做到目标可视化管理,也没有每天排出标准来进行打卡监督,提升自己。
合上书,思考自己有无借鉴之处,突然想到对晨间日记有了更好的模版。也许接下来的一个阶段,会好好打磨自己的晨间日记模版,向老师学习,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晨修反思日记模式。那将是自己的另一个重要突破。
自我反思,同样是不断打磨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除了反思,还有另一种方式,成为我们不断调整自己行为和方向的一个有力工具,那就是——反馈。
由此想到,前些日子总结的感恩日记收获,其实也是我的正向反馈给了先生和孩子不断改变的前进动力。
特别是孩子,正因为他的每天行为都能得到来自妈妈的正向反馈,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更棒的,所以他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一步步建立起来。
除了感恩日记的反馈之外,在学习上,还离不开老师的反馈。
今天中午,和孩子讨论了一下关于他英文辅导班老师的问题,他理性地分析了以前的老师和教学模式对于他自己的利弊。
和我们的想法差不多,他放弃的那些老师其实教学质量都挺好,但正因为没有反馈过关机制,孩子们学得如何从不检查,回家就扔到一边,第二次来上课大部分就全还给老师了,所以他跟着上了大半年,学习效果却一直没什么起色。
但其他跟着这位老师好几年的孩子英语成绩都很赞,因为翻来覆去就这些知识点,从小到大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了,也就都记牢了。
然而,我们作为插班生,一没有从小打下的牢固基础,二没有充裕的时间来不断这样重复,所以成效总是不明显。所以,还是孩子自己总结得很好——老师都挺好的,只是不适合我这种学生。
后来调整的这位老师,简直有着强迫症式的完美主义——每位孩子要建立英文笔记本、错题本,每个孩子课后过关检查,也就是对每次上课所学知识的反馈。所以在这里,滥竽充数没有用,得过且过没有用,随便混混没有用。有的孩子因为不过关,甚至被留背到了11点。
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所以每个学期结束也总有学生离开,也总有新的学生进来。
但我们家孩子却非常喜欢这样近乎苛刻的学习方式,因为有反馈,他每次都认真记录笔记,积极背诵默写,几乎都是第一批可以过关回家。英语学习习惯几乎是一夜之间改头换面。这个学期,甚至良好的记笔记、错题本等习惯已经可以迁移到了其他学科。
所以,任何机制都是适应自己为最好,同时如果用得好,反馈对激发人的学习动力,有着强大的优势。
很多事情,不是明白了才去做,而是在做中才明白。反思和反馈,都是我们不断精进的工具。希望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用好这两个有力工具,让前进的路上更加充满信心和力量。